疯神月 发表于 25-4-2008 22:18:47

1963年4月25日
国防部授誉“南京路上好八连”          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上海警备区某团八连以“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
   
      八连是具有光荣传统的连队。1949年上海解放后,八连从销烟弥漫的战场来
    到了热闹繁华的南京路,同其他兄弟连队一起警卫上海。他们在出色地完成了警
    卫、训练和生产等项任务的同时,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勤俭节约,克已奉公,
    热爱人民,助人为乐,在南京路上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
    扬。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5/042508.jpg

    国防部副部长许世友上将(前右4)等和八连全体官兵合影

             国防部在命令中指出,希望八连同志务必、谨慎、不骄、不躁,始终保持这
    一光荣称号。国防部号召全军官兵学习八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永远保
    持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本色。

疯神月 发表于 25-4-2008 22:19:12

1982年4月25日
以色列撤走在西奈的最后一批士兵http://www.wst.net.cn/history/4.25/042512.jpg

以色列旗帜离开西奈

          4月25日,以色列撤走在西奈的最后一批军队,并将这块有争议的地区归还给埃及。但这并非一件易事。以色列军队不得不同固守在那里的犹太居民争斗,耶
    米特地区的居民甚至威胁要集体自杀。不过这里的居民最后还是全部被撤离。城
    镇里所有房屋建筑都被推倒。以色列说它将毁掉耶米特和其它居住区是为了使以
    色列居民不再返回这里。以色列政府目前在被占领的西岸地区却正实行一种完全
    不同的方针,它显然是在鼓励以色列人在那里定居。以色列在6天战争中占领了这
    块纷争地区。戴维营协议要求将它归还给埃及。

疯神月 发表于 25-4-2008 22:19:41

1989年4月25日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竹下登因贿赂案丑闻辞职
          竹下登1924生于日本岛根县。早稻田大学商学部毕业。1958年以来11次当选
为众议员,历任自民党青年局长、副干事长、干事长。在历届内阁中先后任官房

副长官、长官,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委员长,建设、大藏大臣,1985年2月任田中派

政策研究会“创政会”会长,1987年正式成立竹下派,同年10月任自民党总裁,

11月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并组阁。
   
      竹下登执政期间推行积极财政方针,强化内需主导型经济结构,刺激公共事

业投资;对外仍以日美协调为基轴,提高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加强中日文

化交流和经济合作。
   
      1988年6月利库路特贿赂案事发。次年3月《朝日新闻》揭露该公司曾为任干

事长的竹下登购买2千万日元的宴会券。在社会舆论和在野党的压力下,4月竹下

登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交代与利库路特公司的关系并决定辞职。1989年4月25日,

竹下登在总理大臣官邸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辞职。

疯神月 发表于 25-4-2008 22:19:59

1996年4月25日
张学良移居夏威夷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5/042515a.jpg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1901年6月3日(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六)生。辽宁省海城县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之长子。1919年7月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授陆军炮兵上校衔。1920年6月升任奉军旅长。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协助张作霖整军。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任镇威军第三军军长,在山海关一带作战。1925年春,率部进驻天津,升任陆军上将。
   
   1928年6月,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张学良由奉系元老推为首领,继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12月,他不顾日本的压力,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他被任为国民政府委员、东北军边防司令长官和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1930年6月受蒋介石任命为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9月通电反对阎锡山、冯玉祥,并派东北军入关,支持蒋介石赢得中原大战的胜利(见蒋阎冯大战)。http://www.wst.net.cn/history/4.25/042515b.jpg
           1931年“九·一”事变发生时,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使东北三省很快被日本关东军占领。11月任国民党四届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1933年4月,被迫辞职,赴意大利考察。1934年2月回国,主张拥蒋介石为领袖以复兴中国,被任命为鄂豫皖三省“剿共”副总司令,1935年3月任军事委员长武昌行营主任。10月,任西北“剿共”副总司令。此时,日本侵华猖獗,蒋介石一再妥协,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实行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张学良面对既不能抗日复土,而“剿共”又屡遭失败的严峻现实,逐渐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有所觉悟,认识到联共抗日才是唯一出路。1936年4月他同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会晤,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到西安催逼张学良出兵“剿共”,否则将东北军调往福建,西北军调往安徽。张学良多次宣言苦谏,要求蒋介石抗日,均被拒绝,12月12日,张学良联合西安绥靖主任、第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共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及其军政要员,通电全国,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同时电请中共代表周恩来等到西安共商救国大计。14日,张、杨宣布撤销西北“剿共”总司令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经过中共代表周思来等的调解并同宋子文、宋美龄等的谈判,于12月24日达成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协议。蒋介石承认六项协议,声称愿以人格担保。12月25日,张学良亲送蒋介石回南京,被扣押软禁,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次年1月4日在蒋介石授意下虽宣布“特赦”,但“仍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从此过着无限期的软禁生活。先后囚禁于浙江奉化、贵州、重庆、台湾新竹等地。后移居台北。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5/042515c.jpg
   
    蒋经国与张学良夫妇在一起      1988   年蒋经国逝世后张学良逐渐获得人身自由,多次公开表示,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回归东北故里。1993   年4月受聘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5   月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誉理事长

疯神月 发表于 26-4-2008 23:34:09

1966年4月26日
    人造泵植入心脏
      1966年4月26日,依靠一个植入的心脏泵维持了5天生命之后,马歇尔-L-戴鲁德死在休斯顿一所医院里。为其施行人造泵植入手术的迈克尔-E-戴贝基博士说造成病人死亡的原因是肺部损伤,而与使用心脏泵无关。但他又说,在再次使用前,将对人造心脏泵进行改进。人造心脏泵的功能是代替左心室把血液送入全身。戴贝基说待人造心脏泵趋于完美时,可用来拯救美国每年死于心脏病的90万人中75%的人的生命。

疯神月 发表于 26-4-2008 23:35:02

1935年4月26日
    毛泽东之弟毛泽覃牺牲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6/042610.jpg
    毛泽东之弟毛泽覃      1935年4月26日,毛泽覃在江西瑞金红林山战斗中牺牲。
       毛泽覃,湖南湘潭韶山冲人,1905年生,受兄长毛泽东的影响,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后随朱德、陈毅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1930年起,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政治部主任、第三军政治委员,1932年任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局秘书长。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

疯神月 发表于 26-4-2008 23:36:12

1947年4月26日
    南京大屠杀首恶谷寿夫被枪毙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6/042611.jpg
    谷寿夫在南京中华门外被枪决      1947年4月26日,南京军事法庭将战犯谷寿夫绑赴刑场,执行枪决。成千上万南京市民,站在街道两旁及刑场周围,目睹屠杀南京人民的罪魁祸首谷寿夫的下场。
       1947年2月6日下午2时,南京宣判战犯军事法庭在励志社,对战犯谷寿夫开始为期3天的公审。80多名证人出庭陈述谷寿夫等部日军在南京所犯的暴行。金陵大学外籍教授史密斯-贝德斯就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大屠杀的客观事实作证。开庭审判时,上千人出席旁听。庭外装有播音器,许多市民聚集庭外收听审判实况。
      3月10日,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在判定战犯谷寿夫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犯罪事实,判决“谷寿夫在作战期间,共同纵兵屠杀俘虏及非战斗人员,并强奸、抢劫、破坏财产,处死刑”。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6/042634.jpg
    谷寿夫在法庭上申辩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6/042633.jpg
    南京大屠杀刽子手谷寿夫被押赴刑场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6/042612.jpg
   
    判处死刑的日本战犯被押赴刑场

疯神月 发表于 26-4-2008 23:36:53

1996年4月26日
    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6/042636.jpg
       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正式签署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协定的基本内容包括:双方部署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互不进攻;双方不进行针对对方的军事演习;限制军事演习的规模、范围和次数;相互通报边境100公里纵深地区重要军事活动情况;彼此邀请观察实兵演习;预防危险军事活动;加强双方边境地区军事力量和边防部队之间的友好交往等。上述措施必将扩大和加强缔约国双方之间的相互信任,有助于边境地区的稳定。该协定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多国参加的双边政治军事文件,它将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疯神月 发表于 27-4-2008 14:53:42

1993年4月27日
    “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7/042708.jpg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右)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左)
    具有历史意义的握手
       备受世人瞩目的“汪辜会谈”于1993年4月27日至28日在新加坡举行。这是海峡两岸授权民间机构领导人的第一次晤谈,晤谈的双方分别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于1991年12月16日,它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首任会长汪道涵曾任上海市市长,荣毅仁出任海协会名誉会长。海协成立一年多来,为促进海峡两岸的交往交流做了大量工作。1992年一年便促成了两岸新闻、文化、科技界和两岸青年、少年儿童的双向交流,协助处理了两岸渔民的海上纠纷,并为推动两岸商贸往来作出了努力。与台湾海基会进行的关于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询和开办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的首个事务性商谈也已草签协议。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于1990年11月21日,在1991年3月9日正式挂牌工作。据台湾方面声称,成立这个机构是为了既坚持与大陆“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又能面对两岸交往中衍生的问题需要两岸协商解决的现实。作为台湾方面负责两岸交流的“民间中介机构”,海基会7亿元新台币的基金里,官方拨款占5.2亿元,另1.8亿元由台湾一些民间企业捐助。海基会首任董事长辜振甫是前国民党中常委,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
       海协一年来为促成“汪辜会谈”的早日实现作了积极努力。1992年1月8日,成立不久的海协致函邀请台湾海基会董事长、副董事长、秘书长率团来访。8月4日,汪道涵会长再次向辜振甫先生发出邀请,希望“就当前经济发展、两会会务问题,交换问题,洽商方案。”8月22日,辜振甫正式回函接受邀请。从那时起,“汪辜会谈”逐渐成为两岸舆论界的热门话题,被认为是“两岸跨出正式会谈的第一步”。此后,两会为商议此一会谈电函往来不断,经过半年多的酝酿和准备,1993年4月8日至10日,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邱进益访问北京,海协与海基会举行了“汪辜会谈”预备性磋商,确定了“汪辜会谈”的主要议题:
       会谈中,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就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及两会会务问题进行了磋商,在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并于4月29日上午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和《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四项文件,取得了双方满意的结果。这次会谈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的一步,它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深入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起到积极的作用。

疯神月 发表于 27-4-2008 14:53:59

1903年4月27日
    中国最早的工科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开学
      北洋大学前身是1895年由盛宣怀创设的天津中西学堂,又名北洋西学堂,分为头等、二等两校。当时聘美国人丁家立为总教习。头等学堂设有工程、电学、矿务、机器、律例5科,学制4年,性质属于专科学校,毕业后可升入“专门之学”;二等学堂为普通中学性质,学制也是4年,毕业后升入头等学堂。1900年停办。
       1902年9月15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恢复了天津头等二等学堂,并将其改建为北洋大学堂。至1903年4月始正式开学。本科为3年毕业,法科为4年毕业。学校设有土木工程、采矿、冶金等课程,为中国最早的工科大学。开学后,袁世凯先后派遣北洋学生赴美国和日本留学。
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上的今天(每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