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帮帮主 发表于 8-5-2008 22:19:22

    1945年5月8日
    欧战胜利系列之六----战争后遗症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79.jpg
   
    他们无数次地张望着这些小纸片,试图能得到亲友的音讯,
    但失望的表情仍是这面墙前景让人心碎的景观,他们要找的人也许
    早已殁命战场或是被德国人投进了焚尸炉。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80.jpg
    战争大量男性的伤亡,到1945年,很多家庭都已完全由妇女和儿童组
    成。   战争使许多柏林人的家里缺少足够的男性,在严冬里,这位妇人不得
    不自己踏上积雪赶到8公里以外的森林中尽可能多地带回木柴。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81.jpg
   
    几个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幸存者面对自由,表情茫然

材帮帮主 发表于 8-5-2008 22:19:58

1952年5月8日
珠穆朗玛峰获得正名

    1952年5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和出版总署联合正式通报,把“额非尔士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19世纪中叶,曾被印度测量局长(英国人)发现并以自己名字命名为“额非尔士峰”(亦称“埃佛勒斯峰”)。但早在1717年,即额非尔士发现前 135年,中国清朝政府派人去测绘地图时已经发现此峰,并将当地藏族人民为该峰所取之名“珠穆朗玛”(意为“圣母之水”)标明在所印制的地图上。中国内务部与出版总署关于珠峰正名的通报,所依据的是中国地理学家王鞠侯在故宫博物院查阅出的清廷测绘原图,证明珠峰方位明确无误,确为世界第一高峰的原名。

材帮帮主 发表于 8-5-2008 22:20:29

1952年5月8日
盟军在朝鲜发动最大规模空袭

   1952年5月8日。盟国的战斗轰炸机在朝鲜战争中发动了最大规模的空袭。从黎明到黄昏,凝固汽油弹、炸弹和机关枪连续不停地攻击了位于北朝鲜的一座古城遂安。猛烈的轰炸似乎有摧毁共产党的供给中心和给共产党施加压力以实现停战的双重目的。

    空袭是在联合国驻朝鲜最高司令官马修-B-李奇微将军向共产党提出最后接受或放弃停战方案的警告后不到一天开始的。如此猛烈的轰炸显示,盟国对共产党在板门店停战谈判中采取的拖延战术越来越失去耐心。

   这次轰炸也可以削弱共产党国家重新发动大规模战役的能力。

    据报道空军的侦察机在上个月发现大量的军用物资集结在位于北朝鲜首都平壤南部35英里处的遂安。

材帮帮主 发表于 8-5-2008 22:20:48

1984年5月8日
苏联宣布抵制洛杉矶奥运会

   1984年5月8日,苏联全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宣布苏联将不派代表团参加洛杉矶夏季奥运会。苏奥委会解释说,其原因是因为预见到洛杉矶城内将发生美国所放纵的反苏抗议活动。苏奥委会说:”在美国有人正在煽动沙文主义的情绪和反苏歇斯底里”。预计其他苏联集团国家,包括古巴和越南也会参加这次抵制活动。美国和其他59个国家曾于1980年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以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

材帮帮主 发表于 8-5-2008 22:21:13

1990年5月8日
苏联公布卫国战争中军民损失最新数字

   苏联国际部第一副部长卢舍夫大将1990年5月8日对塔斯社记者说,苏联在卫国战争中损失的军民总数为2700万--2800万人。

    卢舍夫说,在战斗中被打死、重伤致死和被俘未回的军人共866.6万名,还有1800万人受伤或患病。

   在这之前,苏联官方曾公布过3个数字:斯大林在1946年说,卫国战争中苏联损失700万人。此后不久,苏联官方又宣布损失1500万人。赫鲁晓夫公布的数字为2000万人。

材帮帮主 发表于 8-5-2008 22:21:38

    1995年5月8日
    中国美术界一代宗师叶浅予逝世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39.jpg    叶浅予       叶浅予,中国现代漫画家、中国画家。原名叶纶绮,笔名初萌、性天等。1907年3月1日生于浙江省桐庐县,少时喜爱书画及民间美术和戏剧艺术。1922年入杭州盐务中学,始作西画写生。1925年因家贫辍学,翌年被上海三友实业社录取为绘图员,后改为中原书局画教科书插图。自1927年起,始作漫画,初为《上海漫画》作漫画,早期代表作为长篇连环漫画《王先生》。1936年,为南京《朝报》作长篇连环漫画《小陈留京外史》,为《王先生》的续篇。两部漫画显示了画家的敏捷才思和长于喜剧的故事结构及漫画的造型技巧,在形象描绘上,有西方漫画的影响,以钢笔勾线,略作渲染,简练明快,自成一格。
   
    1937年,叶浅予任上海《救亡漫画》编委,兼漫画宣传队领队,在南京办街头抗日画展,后赴武双、长沙、衡阳和桂林等地,从事抗日宣传。1939年,在香港任《今日中国》画报主编。翌年在重庆作《战时重庆》速写百余幅,记抗日大后方社会形态。继作《明日中国》组画,寄托对胜利后的希望。1942年,作贵州苗区旅行写生,试以民间艺术和传统笔墨相结合,以寻求新的造型语言。翌年,访问印度,作印度风物速写,归国后画印度舞,举行旅印画展,是他由漫画向中国画创作的转折。抗战结束后,到西康藏族地区旅行写生,撰《打箭炉日记》,自作插图。1946年出访美洲,先后在纽约、波士顿等地举办画展;翌年,应徐悲鸿之聘,任教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叶浅予的中国画,主要靠自学,曾一度从张大千。40年代的作品多反映少数民族生活,如《贵州马帮图》、《苗家姑娘》、《凉山舞步》等。画风工细,有装饰味。50年代作《民族大团结》、《夏天》、《头等羊毛》、《北平解放》等,作品富有时代精神。同时又兼作山水写生和花鸟小品及人物速写。60年代前后是他的创作盛期。代表作有《程砚秋在舞台上》、《梅兰芳》、《夏河之秋》、《在内蒙古草原上》等,表明了他善于捕捉富有运动趋向的瞬间舞蹈动作和美的情态。1978年作《富春山居新图》,展现了故乡富春山水的新貌。1981年作《长安怀古》组画,以近于漫画的思维和借文物形象,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与评价。
             叶浅予历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书记处书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出版画册多种及技法书《怎样画速写》等。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40.jpg    1978年在大连示范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41.jpg    1991年84岁登上泰山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38.jpg
    叶浅予作品

材帮帮主 发表于 8-5-2008 22:22:12

    1995年5月8日
    邓丽君猝逝于泰国清迈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22.jpg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出生于台湾省褒忠乡田洋村。1958年到屏东市仙宫戏院附近学芭蕾舞。1963年参加中华电台黄梅调歌曲比赛以《访英台》获得冠军。1964年代表学校参加全县国语朗读比赛,获得第一名。1966年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以《采红菱》夺得冠军。1967年自金陵女中休学加盟宇宙唱片公司,九月推出第一张唱片,正式以歌唱为职业。1969年演出第一部电影《谢谢总经理》。年演唱中视开播首档连续剧《晶晶》主题曲及主持中视《每日一星》节目。年应新加坡总统夫人邀请首度出国赴约做慈善义演。1970年获白花油义卖“慈善皇后”荣誉。年随“凯声综艺团”到香港表演。年在港拍电影《歌迷小姐》。
         1973 年与日本“宝丽多”机构签约赴日发展。后来到香港演唱于“香港歌剧院”、“汉宫”及“珠城”,后前赴越南演唱。1974年以《空港》一曲当选1974年最佳新人歌星赏。1977 年成为“香港第一届金唱片颁奖礼”一位金唱片得主。1978年个人大碟《邓丽君GREATESTHITS》及《岛国之情歌--第三集》同时获香港第三届金唱片奖。于日本以《东京夜景》获得“正顽张中赏”。1979年“香港第四届金唱片颁奖礼”上,同时有三张大碟获白金唱片奖,另有两张大碟获金唱片奖。赴美进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数学,四月首次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演唱会。1980年荣获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登台。邓丽君身在美国,然而其歌声却响遍神州大地,大江南北的民众为邓丽君歌声而醉倒。据悉,连小平同志也甚为欣赏邓丽君独特的演绎方式。在香港推出第一张粤语大碟--《势不两立》,瞬即达到白金唱片数字。第四度踏足“利舞台”,举行一连七场个人演唱会。
      十月返台于国父纪念馆义唱,门票收入全数捐作自强爱国基金。年底赴东南亚作巡回表演。1981年台新闻局颁发“爱国艺人”奖座,与李季准主持金钟奖典礼。在香港利舞台创下个人演唱会场次最多之记录。六月于台湾义演,“台视”播出长达一百二十分钟《君在前哨》特别节目。参加“香港第五届金唱片颁奖礼”,她所灌五张个人大碟同时获白金唱片,勇破历届金唱片记录。1982年于香港举办个人演唱会,推出《邓丽君演唱会》双唱片,面世即双双成为白金唱片。1983年赴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演唱,是首位在此签约演唱的华籍女歌手。当选“十大杰出女青年”。推出广东大碟《漫步人生路》,唱至街知巷闻。1984年在东南亚各地举办十五周年巡回演唱会。重返日本推出《偿还》专辑,立即打入日本唱片流行榜,停留榜内接近一年,刷新日本乐坛历史记录。邓丽君也因此获得无数奖项,其中包括“年度有线大赏”、“最受欢迎歌曲赏”,更被提名角逐“日本唱片大赏”之“最优秀歌唱赏”。其卓越成就,为中华民族添上一抹缤纷艳丽的光彩。
      1985年在日本凭借新歌《爱人》连续十四周蝉联日本广播“点唱流行榜”冠军,并再夺“有线放送大赏”,同时在日本乐坛创下两项历史记录。年《爱人》一曲不费吹灰之力便入选日本“第36回红白歌合战”。首次参与电视剧演出,《爱人》一曲更成为该剧主题曲。年八月返台与张菲主持“反盗录、反仿冒”义演晚会。年十二月在日本NHK大会堂举行演唱会。1986年主持台视春节特别节目“与君同乐”。单曲《任时光从身边流逝》蝉联日本年度有线电视大赏。再度以大热门姿态顺利入选日本“第37回红白歌合战”。1987年继续穿梭于香港、台湾、美加及法国等地,但已处于半退休状态,除参与慈善演出外,甚少于公众场合露面。年赴纽约参加“国际公益金”义演。出席日本“第38回红白歌合战”。1988年名作词家慎芝女士过逝专程返台吊唁。1989年香港“亚洲电视”于农历年初二晚直播烟花汇演,邓丽君应邀出席,并演唱一曲《漫步人生路》。1990年应邀出席“无线电视”直播之慈善节目,作表演嘉宾。1991年赴港为“爱心献华东”赈灾筹款,作慈善表演嘉宾。1992年推出《难忘的TERESA TENG》专集。1993年三月赴港作“亚洲电视”TALKSHOW“龙门阵”嘉宾。1994年参加华视庆祝黄埔军校建校七十周年所举办的“永远的黄埔”晚会,为最后一次在台湾之公开演出。于日本推出《夜来香》唱片。
          1995年5月8日因气喘病发猝逝泰国清迈,享年四十二岁,五月二十八日在国人及全球华人目送之下长眠金宝山“筠园”。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23.jpg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31.jpg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32.jpg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02.jpg
   
    邓丽君雕像 脱蜡铸铜雕塑 萧长正1996年作
    1995年5月8日
    邓丽君图片集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24.jpg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28.jpg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25.jpg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27.jpg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29.jpg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30.jpg    http://www.wst.net.cn/history/5.8/050826.jpg

Jer 发表于 13-5-2008 20:02:11

5月13日 官厅水库建成(1954年)

1954年5月13日我国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库——永定河官厅水库
举行建成典礼。库容量22亿多立方米官厅水库位于北京延庆县与
河北省怀来县交界的盆地内,占地230平方公里,总蓄水量可达22
亿立方米。水库大坝建于两山之间,将永定河拦腰截断,水库的
建成不仅在汛期减少了上游下泻的洪峰,而且拦截了大量泥沙,
使永定河得到了彻底根治。
    毛泽东曾亲临官厅水库视察,并且题词:“庆祝官厅水库工
程胜利完成”。水库建成后,在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方面
一直都发挥着巨大作用。

Jer 发表于 13-5-2008 20:03:18

5月13日 美国宣布“星球大战时代”结束(1993年)

1983年3月23日,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向全国发表电视演说,
首次公开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里根在演说
时,先展示了4张卫星拍摄的照片和一些图表,说明苏联导弹力量
“已大大超过美国”。他强调美国必须进一步发展和加强战略进
攻武器,同时要加紧研制空间时代的超级武器,建立有效的战略
防御体系,以便在苏联战略导弹到达美国之前,进行层层拦截,
予以彻底摧毁。
    当时白宫官员说,这项计划是在苏联核飞弹攻击美国领土
前,直接从卫星发射激光、微波、粒子光束、抛射光束等来摧毁
苏联飞弹。白宫官员说这个计划需要大量增加反飞弹科技研究经
费,计划的经费是每年10亿美元。并且这个计划不会在本世纪内
完成,预计将耗资8000到1万亿美元。
    许多资深政府官员表示里根的计划并没有威胁到苏联,而且
也没有违反十几年前双方签订的反弹道条约,因为条约中并未禁
止防卫系统的研究发展。
    “星球大战”计划出台伊始,引起强烈反响,除日本外几乎
没有一个国家支持这项计划,特别是苏联表示了强烈反对。
    苏联人更大的反应表现在立刻着手研制反“星球大战”的方
法,并在短短的几年内为此耗资上千亿美元。
    然而令苏联人更气愤的是,90年代中期,美国有关方面宣布
星球大战计划纯粹是一个子虚乌有的计划,美国政府根本未对此
计划进行研究,并且从始至终未投入一分钱。而苏联却为这个世
纪谎言投入太多,几乎令整个国家破产。从本质上来说:“星球
大战”计划是冷战中最大的一个阴谋,它最终变成了一个残酷的
玩笑,成了这个世纪疯狂的军备竞争的最佳注解。

Jer 发表于 13-5-2008 20:03:51

5月13日 罗马教皇保罗二世遇刺(1981年)

1981年5月13日,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被企图暗杀他的刺客击
中。当他乘坐一辆敞篷车出现在圣彼得广场一万名礼拜者之中
时、一个在逃的土耳其罪犯将他击伤。曾两次腹部中弹的教皇正
对教徒们进行每周一次的说教。
    他被火速送往罗马的盖麦利医院,并接受了5个多小时的艏?br>手术。他的肠被部分切除。虽然他的病情被列为“特护”,但一
位发言人确信“教皇不久就会痊愈。”
    警察逮捕了刺客,并查明他叫穆罕默德·阿里·阿哥卡,23
岁。土耳其通讯社安那托利亚报道,阿克卡曾被指控在1979年杀
害《微言》报的编辑阿卜迪·伊佩基,并在当年越狱逃跑。
    他给这家报社写信声称他越狱是为了杀死计划访问安卡拉和
伊斯坦布尔的教皇。警察在阿哥卡身上发现一张字条、上面写
道:“我杀保罗是抗议苏联和美国的帝国主义政策。抗议在萨尔
瓦多和阿富汗所进行的种族灭绝。”约翰·保罗二世是从1978年
10月他的前任逝世成为教皇的。
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上的今天(每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