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 发表于 21-4-2008 20:33:23

4月21日 北京万人马拉松赛举行(1985年)

由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倡议并得到国际奥委会赞助的北
京万人马拉松赛,1985年4月21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共有9
个国家的10333名男女运动员参加。项目有男女5公里,男女10公
里和20公里。

Jer 发表于 21-4-2008 20:34:05

4月21日 希腊发生军事政变(1967年)

1967年4月21日凌晨,希腊军人发动政变上台,实行军人专
政。同一天,希腊国王康斯坦丁在一个新政府宣誓:这个新政府
由帕帕多帕罗斯上校领导。那天希腊军方还逮捕了坎南罗帕罗斯
总理和数以百计的被指控为共产党的人。7年后,希腊再度由文官
执政。

Jer 发表于 21-4-2008 20:34:52

4月21日 《罗马假日》公演(1953年)

1953年4月21日,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出品的《罗马假日》公
演,在欧美引起轰动。
    欧洲某国公主安妮(奥黛丽·赫本饰)来到意大利罗马进行
国事访问,由于安妮公主对不停的访问和繁琐的礼节感到压抑,
乘人不备溜出大使馆,到大街上游玩,睡在街边的长凳上,被美
国驻罗马的新闻记者乔(戈利高里·派克饰)发现并安置到他的
房间里。第二天,乔到报社看报纸才发现昨天他收留的是公主殿
下,认为是抢到了大新闻,连忙回家冒充推销商带上公主和摄影
师到罗马城游玩,获得自由的安妮十分高兴,一起逛遍了罗马的
名胜古迹,不谙世事的安妮在游览途中也闹了许多的笑话,她和
乔在接触中也互相产生了感情,但安妮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回
到了大使馆。而乔也发现公主的可爱之处,为了安妮公主的形
象,不发表抢到的新闻和拍到的照片。两人在公主的记者招待会
上见面,由于地位的悬殊,两个有情人只能脉脉含情的相互遥
望。影片作为一部轻喜剧片在上映时,轰动了欧美。赫本也因演
活了天真的公主而一跃成为国际影星,同时她也获奥斯卡最佳女
主角奖。
    该片导演:威廉·惠勒,主演:奥黛丽·赫本、格利高里·
派克。

疯神月 发表于 22-4-2008 18:49:09

1970年4月22日
    美国2000万人游行呼吁拯救地球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2/042219.jpg   
      1970年4月22日,美国各地约2000万人参加声势浩大的游行和各种集会,旨在唤起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这次活动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以后,每年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日”活动起源于六十年代的美国,当时的美国人对工厂、企业等大大小小的法人污染者提出了控诉,指责、抨击政府的一系列导致环境污染的政策。1969年,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校园内举办有关环境问题的讲习会。时年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变成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构想,并得到了尼尔森和很多青年学生的热烈支持。为错开期末考试,尼尔森提议以次年的4月22日作为世界“地球日”在全美发动环保活动。
      1970年4月22日的第一届“地球日”由海斯主持,声势浩大,被誉为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社会活动。美国国会当天被迫休会,纽约市长下令繁华的曼哈顿第五大道不得行驶车辆,任由数十万群众在那里集会。
      1990年,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环保组织联合开展了“1990年地球日”活动,这是倡议发起后的第2次大规模的地球日活动。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2/042220.jpg    柬埔寨山区农民正在毁林开荒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2/042221.jpg    巴黎儿童在地球日戴上口罩,手持保护
    地球的标语牌,以唤醒世人爱护地球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2/042222.jpg   
    这些没有完整肢体的孩子并不是受到战争或地雷
    的伤害,而是由于环境污染所导致的先天性疾病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2/042229.jpg
    “地球日”发起者丹尼斯-海斯

疯神月 发表于 22-4-2008 18:49:46

1958年4月22日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2/042261.jpg       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公元1840年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兴建的。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建立这座纪念碑的决定。当天傍晚,毛泽东偕同全体政协委员参加了奠基典礼。毛泽东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定了基石。1952年8月正式开始动工兴建。全国著名的建筑家、雕刻家、美术家和全国优秀的雕刻工人都参加了建碑工作。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用一万七千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石建成的,碑基占地三千多平方公尺,碑身高达三十七点九四公尺,是我国最大的纪念碑。    4月22日,从建碑开始就在这里艰苦劳动的雕刻工人们,在十块大浮雕上面作完了最后一遍修饰。负责领导纪念碑美术设计的雕刻家刘开渠和纪念碑工地负责人贾国卿,仔细地检查了每块浮雕、栏杆等工程的质量。纪念碑第一项工程的质量都完全符合要求。每一块浮雕都很细洁光滑,没有什么细微的损伤。用花岗石铺成的月台地面和台阶,像玻璃板一样平整。          在建碑过程中,没有发生过一件工伤事故和刻坏过一块汉白玉。在纪念碑南面,园艺工人们正在新铺的草坪上浇水。前几天,他们刚把两排松树栽在碑的东、西两面、长达二百公尺。          入夜,纪念碑周围的灯光齐明,点缀在松树上的五色电灯,像盛开的彩花。装在纪念碑四个角上的十六盏聚光灯,照射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上,闪着耀眼的金光。

疯神月 发表于 22-4-2008 19:09:39

1972年4月22日
    一男一女划船横渡太平洋      1972年4月22日,两名英国人,约翰-费尔法克斯(33岁)和西尔维亚库克
    (31岁),今天在澳大利亚附近的海曼岛登陆。二人身体状况良好,只是手上起了水泡。这对首次划船横渡太平洋的人是一年前在旧金山起程的。他们乘坐一条价值5000美元装满了食物和水的划船行了8000英里。

疯神月 发表于 22-4-2008 19:10:32

1977年4月22日
    北海油井泄漏造成大片海面浮油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2/042216.jpg
    一辆灭火艇正在向几乎以沸点温度喷
    涌而出的石油洒水,以避免发生爆炸
       1977年4月22日,   北海上靠近挪威的一口油井发生喷油,造成了范围广泛的石油污染。这起事故是在这一地区进行海上钻井近十年来的第一次。事故发生于4月22日,   地点在埃科菲斯克油田的布拉沃钻井平台上。在此后8天内,约有22500吨石油泄入海洋,导致方圆4000公里的海面为1至2毫米厚的浮油所覆盖,同时海洋生物遭到了无可挽回的损害。
            经事后调查,将灾难归咎于钻井平台的组织和管理系统。

疯神月 发表于 22-4-2008 19:10:54

1992年4月22日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煤气爆炸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2/042242.jpg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煤气爆炸       1992年4月22日,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市煤气大爆炸,造成200多人死亡,1470人受伤,许多人失踪;   1124座住宅、450多家商店、600多辆汽车、8公里长的街道以及通信和输电线路被毁坏。

疯神月 发表于 22-4-2008 19:12:02

1915年4月22日
    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首次施放毒气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2/042201.jpg
   
    因受芥子气袭击而失明的英国士兵   德国统帅部已经承认1915年4月22日在法国沿线的进攻中使用了毒气炸弹和炮弹。使用毒气弹进攻的结果是在盟军前线上打开了一条5英里长的缺口。加拿大军队从侧翼攻击德军,英军和印度军队则充填那个缺口。对协约国来说幸运的是,德军没有后备部队充填那个缺口。这种新式武器的第一次使用,一点儿没取得战术上的好处,然而德国人说会产生更实质性的效果。同时,他们正因动用了那种新式武器而受到谴责。
   
         德国科学家被征召去生产战时使用的武器,协约国方面也不甘落后德国人。最险恶的新武器之一就是毒气。这是一种在前线使用的不可靠的武器,因为它的施放效果有赖于风向的正确预测。风向总是变幻不定,经常把毒气吹回来,飘向施入毒气一方的战线后方。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2/042202.jpg
   
    德国国家研究所所长施赖菲德教授在试验各种毒气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2/042203.jpg
    教授及其同事们的理论性工作被付诸实行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2/042230.jpg
   
    约翰-辛格-萨特对毒气的受害者的描述

疯神月 发表于 22-4-2008 19:12:39

1994年4月22日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去世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2/042258.gif       1994年4月22日,死神悄悄地带走了尼克松--—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在任期内辞职的总统,两个小时后,克林顿总统在白宫玫瑰园亲自宣布了这一消息,并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
             尼克松的一生历经胜利和失败。“永远不要放弃奋斗”这句尼克松曾多次讲过的话,不仅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性格,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913年1月9日,理查德-尼克松出生在离洛杉矶市不远的小镇约巴林达,由于家境贫寒,他经常去地里采豆角,或上街卖雪糕,有时也帮助父亲料理小店。艰辛的生活培养了尼克松坚韧不拔的精神。
            中学时代的尼克松对未来充满了理想。他最早想当一名工程师,社会上的一些不公正现象又使他下决心“当一个不受贿的律师”,在杜克大学法律系就读时,他显示了出色的从政素质,他是学校辩论队的主力,曾在南加州大学生对抗赛中以伶俐的口齿获得即席演讲第一名。
       1937年尼克松获得法律学士学位,在加州小镇惠特尔的一个律师事务所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到海军服役,在南太平洋上执行任务。在惠特尔任律师期间,他在一家剧院观看彩排时,偶然遇见了出身贫寒的高中女教师帕特,对她一见钟情。1940年6月,他们在一间车库的楼上筑起了爱巢,从此开始了风雨兼程的共同生活。
      从1946年起,尼克松开始步入政坛。他先后当过众议员、参议员,1952年作为艾森豪威尔的副手被提名为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大选获胜,39岁的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统之一。从1952年到1960年,他担任副总统达8年之久。1960年,尼克松在竞选总统中以微弱票差被民主党人肯尼迪击败。
       竞选总统失败后,尼克松在洛杉矶重操律师职业。1968年他重返政坛并赢得大选胜利,当选为美国第37届总统。宣誓就职后,他宣布了众所周知的“尼克松主义”。他的这一理论在于减少美国在海外的军事力量,同时通过经济和军事援助,支持美在世界各地的盟国,确保美的战略利益。1972年他连任总统,1974年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
      在任总统的6年里,尼克松曾多次显示了国际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和政治家的胆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72年他对中国历史性的访问。访华期间他与周恩来总理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从此打开了美中关系的大门。同年,他还作为美国总统首次访问了莫斯科。
       正当尼克松在事业上如日中天,在国际舞台上折冲尊俎之际,“水门事件”改变了他的人生历程。1972年6月17日,5名男子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设在华盛顿“水门”饭店的办公室内被捕,他们被指控犯有窃听电话和安装电子窃听器的罪名。他们企图刺探民主党人掌握的有关尼克松兄弟同一个百万富翁之间的商业关系的情报和文件。在案件审理中,人们发现尼克松本人与此事有牵连。1973年10月,尼克松不得不交出与此有关的录音带,并于1974年8月8日宣布辞职,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尽管离开白宫时,他在直升飞机机舱门口做的手势十分坚定,内心却痛苦万分。
            退出政治舞台后,尼克松与妻子帕特住在新泽西州,他闭门谢客,心情忧郁,只有妻子能够宽慰他,陪伴他,并帮助他找到了一种最佳的生活方式--著书立说。他经常在半夜起来做笔记,白天用弹钢琴来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终于,他又一步一步地回到了政治舞台。
      1976年2月,他作为一名普通公民访问中国,1977年他接受电视记者的采访,1978年开始撰写回忆录。1981年他作为美国代表团成员赴开罗参加萨达特葬礼,这是他离开白宫后第一次以官方身份参加国际活动。1986年5月,美国《新闻周刊》在封面上刊登了一张尼克松的照片,标题是:《他回来了》。他的回忆录成了畅销书,他成了此后几届总统的座上宾。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他特别关心国际局势的发展,在临终前不到一个月,还冒着严寒到莫斯科访问。在住院前几天,他接到生前撰写的最后一本著作《和平以后》,打算亲自再过目一遍。就在病倒前,他还在撰写为共和党募捐的讲话稿。
       尼克松辞世的消息惊动了世界,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发出唁电,悼念这位在角斗场上奋斗不息的政治家。4月27日,尼克松长眠在他的出生地约巴林达。4年前,以尼克松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在这里落成,尼克松在出席落成典礼时曾这样概括他的处世哲学:“失败固然令人悲哀,然而,最大的悲哀是在生命之旅中既没有胜利,也没有失败。”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2/042257.jpg    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来访的尼克松    http://www.wst.net.cn/history/4.22/042215.jpg
   
    美国政府在他的出生地为他举行葬礼,前总统福特发表演说
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上的今天(每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