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成语大全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坏坏女孩 发表于 23-12-2008 06: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胝肩茧足】 谓艰辛劳作。

【胯下蒲伏】 指汉韩信少时曾被迫在淮阴少年双胯之间爬行受辱之事。蒲伏, 同“匍伏”。

【脉脉相通】 血管彼此相通。比喻关系密切。

【脉脉含情】 形容默默地用眼神表达情意。

【脂膏不润】 《东汉观记·孔奋传》:“奋在姑臧四年,财物不增,惟老母 极膳,妻子但菜食。或嘲奋曰:‘直脂膏中,亦不能自润。’而奋不改其操。”后即以“脂膏不润”喻为官廉以自守,不改清操。

【脂膏莫润】 见“脂膏不润”。

【胸中甲兵】 谓胸有韬略。语出《魏书·崔浩传》:“又召新降高车渠帅数 百人,赐酒食於前,世祖指浩以示之,曰:‘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於甲兵。’”

【胸中万卷】 谓读过大量的书。

【胸中无数】 胸中没有数字。比喻对情况不够了解,处理事情没有把握。

【胸有成竹】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后以“胸有成竹”比喻作事之先已有成算在胸。

【胸有成略】 谓胸有已成的策略。

【胸有成算】 犹言胸有成竹。

【胸有邱壑】 ①谓见多识广,心中记得许多山水胜状。②指胸怀远大,颇有 见地。

【胸有城府】 比喻心机深隐难测,犹如城府之深邃。

【胸有悬镜】 谓能洞察一切,犹如明镜在胸。

【胸无成竹】 谓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胸无城府】 《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 不忍欺。”后以“胸无城府”喻指为人胸怀坦荡,不用心机。

【胸无宿物】 谓胸怀坦荡,没有成见。

【胸无点墨】 胸中无一点墨水。形容文化水平很低,毫无学问。

【胼手胝足】 手掌和脚底都磨起了老茧。形容极其辛劳。

【胼胝手足】 见“胼手胝足”。

【朗朗上口】 谓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胁不沾席】 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语本波栗湿缚尊者(胁尊者)勤修苦行, 终不以胁至席的故事。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

【胁肩低首】 见“胁肩低眉”。

【胁肩低眉】 缩肩低头。形容故作恭敬畏惧的样子。

【胁肩累足】 缩紧肩膀,不敢正立。形容极为恐惧。

【胁肩絫足】 同“胁肩累足”。

【胁肩谄笑】 耸起肩膀,装出笑脸。形容极端谄媚的样子。

【能工巧匠】 工艺技术高超的人。

【能上能下】 谓干部不计较职位高低,不论处于领导岗位或在基层从事实际 工作,都能踏踏实实地干。实行能上能下,是对干部职务终身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能牙利齿】 谓能说会道,善于辞令。

【能文能武】 ①犹言文武双全。②指既有文化,又会劳动。

【能伸能屈】 见“能屈能伸”。

【能近取譬】 谓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

【能言快语】 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

【能言快说】 见“能言快语”。

【能言善辩】 会说话,有辩才。

【能者多劳】 语本《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庄子主张无为,意在弃智绝巧;后人言“能者多劳”,则多作为对多能者的称誉之词。

【能征惯战】 谓久经沙场,善于作战。

【能屈能伸】 能弯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其 抱负。没有志气的人在恶势力面前屈服,亦常以此语解嘲。语本《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信,同“伸”。

【能掐会算】 能用手指掐算。犹言有未卜先知的本领。

【能说会道】 形容人善于辞令,很会说话。

【能写会算】 谓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坏坏女孩 发表于 23-12-2008 06: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脚不沾地】 见“脚不点地”。

【脚不点地】 形容走路飞快。

【脚心朝天】 死的隐语。

【脚忙手乱】 同“手忙脚乱”。慌张不知所措。

【脚高步低】 形容步履倾斜。

【脚踏实地】 ①脚踏稳在地上,常有站稳义。②比喻做事认真踏实。

【脣亡齿寒】 嘴脣失去,牙齿即要寒冷。比喻互为依存,利害相关。

【脣尖舌利】 言词尖利。

【脣敝舌腐】 犹脣焦舌敝。

【脣揭齿寒】 见“脣亡齿寒”。

【脣焦口燥】 口脣干燥。形容费尽口舌以致疲倦。

【脣焦舌敝】 嘴干舌破。形容说话甚多、反复陈述而极度疲劳。语本汉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焦脣乾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

【脣枪舌剑】 脣如枪,舌似剑。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

【脣辅相连】 犹言脣齿相依。语本《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脣亡 齿寒。”

【脣腐齿落】 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脣竭齿寒】 见“脣亡齿寒”。

【脣齿相依】 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靠。

【脣齿相须】 犹脣齿相依。

【脣鎗舌剑】 见“脣枪舌剑”。

【胫大於股】 犹言本小末大。旧时喻臣下的力量大于君上。

【望子成龙】 盼望兒子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

【望文生训】 见“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 不推求词句的确切涵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作出错误的解释。

【望而生畏】 见了令人害怕。语本《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 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望而却步】 见到危险、困难或力所不及的事就往后退缩。

【望表知里】 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知本质。

【望其肩项】 形容趕得上或达得到。

【望其项背】 见“望其肩项”。

【望岫息心】 见“望峰息心”。

【望空捉影】 犹言捕风捉影。比喻言论行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为依据。

【望门投止】 谓见有人家即去投宿。极言处境的窘迫。

【望秋先零】 谓草木将近秋即败落凋零。亦比喻未老先衰。

【望风而逃】 同“望风而遁”。

【望风而遁】 远远望见敌人的踪影或强大气势,即行遁逃。

【望风而靡】 ①见对方的威势就服服帖帖。形容畏惧之状。②望见对方就为 之折服倾倒。形容钦敬之状。③同“望风披靡”。

【望风希旨】 见“望风希指”。

【望风希指】 谓见机迎合他人意旨。

【望风披靡】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谓草木随 风倒伏。后用“望风披靡”比喻为敌人强大的气势所压倒。形容军无斗志。

【望风承旨】 见“望风希指”。

【望风捕影】 比喻言论行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为依据。

【望洋而叹】 亦作“望洋而叹”。比喻看见他人伟大而慨叹自己渺小或处理一件事而慨叹力量不足。语本《庄子·秋水》:秋水涨时河两岸间不辨牛马。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此。乃顺流下至北海,更是一片汪洋。于是河伯“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望洋而叹】 见“望洋而叹”。

【望洋兴叹】 同“望洋而叹”。

【望穿秋水】 形容急切盼望。秋水,喻指眼睛。

【望屋以食】 见“望屋而食”。

【望屋而食】 谓军行不带粮草,随处就食。

【望峰息心】 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 息。

【望梅止渴】 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望梅阁老】 喻徒有虚名之官。

【望眼欲穿】 亦作“望眼穿”。亦作“望眼将穿”。极言盼望殷切。语出唐 白居易《江楼夜吟元九律诗》:“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

【望眼将穿】 见“望眼欲穿”。

【望尘不及】 见“望尘莫及”。

【望尘而拜】 谓迎候显贵,望见车尘即行叩拜。形容卑躬屈膝或敬畏的神态。

【望尘奔北】 见“望尘奔溃”。

【望尘奔溃】 亦作“望尘奔北”。谓只看见敌方军马扬起的尘土便奔逃溃散。 形容军无斗志。

【望尘拜伏】 见“望尘而拜”。

【望尘追迹】 比喻趕上别人的前进速度。

【望尘莫及】 亦作“望尘不及”。亦作“望尘靡及”。谓远望前面车马飞扬 的尘土而追趕不上。亦比喻远远落后。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後矣。”

【望尘僄声】 比喻听见风就是雨,不辨事情的虚实真伪。

【望尘靡及】 见“望尘莫及”。

【望影揣情】 谓观察事物的表象即能测知其实质。

【望衡对宇】 门庭相对。形容住处接近。

【望断白云】 喻想念父母。典出《新唐书·狄仁杰传》:“亲在河阳,仁杰 在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坏坏女孩 发表于 23-12-2008 06: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脱口而出】 不加思索,随口说出。

【脱口成章】 出口便成文章。喻才思敏捷。

【脱天漏网】 谓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脱手弹丸】 南朝梁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 的诗,见《南史·王筠传》。后因以“脱手弹丸”形容诗作圆转流暢。

【脱白挂绿】 脱去白衣,换上绿袍。谓初登仕途。

【脱骨换胎】 见“脱胎换骨”。

【脱胎换骨】 ①道教谓修炼得道,脱去凡胎而成圣胎,换易凡骨而为仙骨。 ②指诗文取法前人而化为己出。③形容思想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脱袍退位】 喻去职。

【脱壳金蝉】 比喻用计谋脱身。

【脱颖而出】 比喻有才能者的才能终能显露出来。

【脱颖囊锥】 喻才能出众者。

【脱缰之马】 脱掉缰绳的马。比喻脱离羁绊的人或事物。

【期期艾艾】 语本《史记·张丞相列传》:“昌为人口吃,又盛怒,曰: ‘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后因以“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结巴。

【朝三暮二】 比喻主意多变。

【朝三暮四】 ①《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 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本谓只变名目,不变实质以欺人。后以喻变化多端或反覆无常。②形容数目多。

【朝夕相处】 彼此天天在一起。

【朝不及夕】 ①谓早晨不能顾及晚上。极言处境危急。②形容生活极其穷困。

【朝不保夕】 见“朝不保暮”。

【朝不保暮】 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变化。极言情况危急或境遇窘迫。

【朝不虑夕】 见“朝不谋夕”。

【朝不谋夕】 谓早晨不能预为晚上打算。形容形势危急或境况窘迫。

【朝升暮合】 谓零碎地籴米。形容生活艰难,勉强度日。

【朝生夕死】 见“朝生暮死”。

【朝生暮死】 亦作“朝生夕死”。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 物生命短暂。

【朝令夕改】 早晨下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变。

【朝令暮改】 《汉书·食货志上》:“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四》:“‘朝令而暮改’,改,本作得,言急征暴赋,朝出令而暮已得。非谓其朝令而暮改也。”后以“朝令暮改”形容政令多变。

【朝成夕毁】 见“朝成暮毁”。

【朝成暮徧】 早晨刚写成,晚上就到处流传。形容文章流传迅速。

【朝成暮毁】 形容翻新之速。

【朝夷暮跖】 早晨被誉为伯夷,晚上被贬作盗跖。形容时论毁誉多变。

【朝折暮折】 见“朝攀暮折”。

【朝奏夕召】 见“朝奏暮召”。

【朝奏暮召】 谓早晨上书帝王,晚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语出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扞主父偃呴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

【朝思暮想】 日夜思念。

【朝秦暮楚】 ①战国时,秦楚两大国对立,其他小国各视利益之所在,时而 事秦,时而奉楚,变化无常。游说之士亦如此。后以喻人反复无常。②朝在秦地,暮在楚地。或朝属秦国,暮属楚国。比喻行踪无定或生活不安定。

【朝乾夕愓】 谓终日勤奋谨慎,不敢懈怠。语本《易·乾》:“君子终日 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朝过夕改】 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

【朝梁暮周】 见“朝梁暮晋”。

【朝梁暮晋】 五代冯道为相,历五朝八姓,于丧君亡国略不在意。自号长乐 老,著《长乐老自叙》,历陈官爵以为荣,时论卑之。元刘因有《冯道》诗讽之曰:“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梁暮晋浑閒事,更舍残骸与契丹。”后因以“朝梁暮晋”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朝梁暮陈】 见“朝梁暮晋”。

【朝阳鸣凤】 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语出《诗·大雅·卷阿》:“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朝趁暮食】 白天挣了钱,晚上才有饭吃。形容生活十分贫困。

【朝云暮雨】 比喻男女欢会。典出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楚襄王与宋玉游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有云气变化无穷。玉谓此气为朝云,并对王说,过去先王曾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自称是巫山之女,愿侍王枕席,王因幸之。巫山之女临去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朝发夕至】 见“朝发暮至”。

【朝发暮至】 谓早晨出发晚上就到达。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语出《後 汉书·乌桓传》:“居止近塞,朝发穹庐,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

【朝歌夜弦】 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朝歌暮弦】 见“朝歌夜弦”。

【朝种暮穫】 ①比喻收益迅速。②比喻时间短促。

【朝闻夕死】 早晨闻道,晚上可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语本《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闻夕改】 见“朝过夕改”。

【朝锺暮鼓】 见“朝钟暮鼓”。

【朝攀暮折】 谓不断地攀折。比喻时时遭摧残。

【朝钟暮鼓】 亦作“朝锺暮鼓”。佛寺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

【朝钟暮鼓】 见“朝钟暮鼓”。

【朝懽暮乐】 见“朝欢暮乐”。

【朝欢暮乐】 谓终日欢乐;日夜寻欢作乐。

【朝齑暮盐】 见“朝齑暮盐”。

【朝饔夕飧】 谓才疏力薄,除吃饭外别无所能。

【朝齑暮盐】 早饭腌菜进食,晚餐蘸盐下饭。极言生活贫苦。

【朝衣东市】 谓大臣就戮。典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错衣朝 衣斩东市。”

【朝章国典】 见“朝章国故”。

【朝章国故】 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

【胜任愉快】 有能力承担并能圆满愉快地完成任务。

【胜残去杀】 实行仁政,使残暴的人化而为善,因而可以废除刑杀。

[ 本帖最后由 坏坏女孩 于 23-12-2008 07:02 编辑 ]
刚刚上来YANBONG,但不知从何开始爬贴?欢迎使用 论坛导读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坏坏女孩 发表于 23-12-2008 06: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腰金衣紫】 犹腰金拖紫。

【腰金拖紫】 喻身居高官。金,金印;紫,紫绶。

【腰缠万贯】 南朝梁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 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后因以“腰缠万贯”谓腰里装着很多钱,形容非常富有。

【肠肥脑满】 形容不劳而食,养尊处优,无所用心。

【腥风血雨】 刮着腥味的风,下着如血的雨。比喻残酷的战乱和屠杀或极其 险恶的局势。

【腥风醎雨】 犹腥风血雨。

【腹心之疾】 生于要害部位的疾病。比喻严重的祸患。

【腹心之患】 比喻严重的祸患。

【腹心相照】 犹言肝胆相照。谓人与人之间以赤诚相待。

【腹有鳞甲】 《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 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后因以“腹有鳞甲”比喻心怀险恶。

【腹背之毛】 《韩诗外传》卷六:“夫鸿鹄一举千里,所恃者六翮尔,背上 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飞不为加高,损一把飞不为加下。”后以“腹背之毛”比喻无足轻重。

【腹背受敌】 前面和后面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腹载五车】 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因以“腹 载五车”喻读书甚多,学识极富。

【腹饱万言】 指学识渊博。

【腹热心煎】 形容心中焦急。

【腹热肠荒】 见“腹热肠慌”。

【腹热肠慌】 元曲俗语。形容焦急、慌乱。

【脑满肠肥】 同“肠肥脑满”。

【膏火自煎】 油脂因能照明而致燃烧,比喻人因有才能或有财产而得祸。

【膏场绣澮】 谓土地肥沃,水沟纵横。

【膏腴子弟】 富贵人家的子弟。

【膏腴贵游】 犹言富家贵族。

【膏粱子弟】 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膏粱文绣】 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语本《孟子 ·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於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赵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膏粱年少】 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膏粱纨袴】 指富贵人家子弟的生活,有浮华奢侈。浅薄无知之意。

【膏粱锦绣】 同“膏粱文绣”。

【膏泽脂香】 指油脂类的化妆品。

【膏车秣马】 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 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膏脣岐舌】 犹言膏脣拭舌。岐舌,谓舌头上耍花招,说话反复无常。

【膏脣拭舌】 润滑嘴脣,拭净舌头。意谓极力用话语打动人,多指谗毁。

【膏脣贩舌】 犹言膏脣拭舌。贩舌,谓卖弄口舌。

【膝行匍伏】 见“膝行蒲伏”。

【膝行蒲伏】 伏地爬行。

【膝语蛇行】 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膝痒搔背】 指搔不到痒处。比喻处事不得当或不得要领。语本汉桓宽《盐 铁论·利议》:“议论无所依,如膝痒而搔背。”

【肤寸而合】 谓(云气)逐渐集合。

【肤末支离】 肤浅琐碎。

【肤见謭识】 浅陋的见识。

【肤受之言】 见“肤受之愬”。

【肤受之诉】 见“肤受之愬”。

【肤受之愬】 指谗言。肤受,谓浮泛不实,或谓利害切身。

【肤粟股栗】 皮肤上起疙瘩,大腿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膘肥体壮】 形容牲畜肥壮结实。

【胶柱鼓瑟】 鼓瑟时胶住瑟上的弦柱,就不能调节音的高低。比喻固执拘泥, 不知变通。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胶柱调瑟】 同“胶柱鼓瑟”。

【胶鬲之困】 胶鬲,商周时人,纣时因遭世乱,曾隐遁为商。《孟子·告子 下》:“胶鬲举於鱼盐之中。”后因以“胶鬲之困”指士人不在位而处于困难之境。

【嬴奸买俏】 犹言狎妓买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坏坏女孩 发表于 23-12-2008 06: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脸青鼻肿】 形容脸部伤势重。

【脸红耳赤】 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

【脸红耳热】 见“脸红耳赤”。

【脸红筋涨】 见“脸红筋暴”。

【脸红筋暴】 形容发急或发怒时面部红胀,青筋暴起的样子。

【脸黄肌瘦】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脸无人色】 形容极端恐惧。

【脍炙人口】 美味人人喜爱。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所称。

【胆大心粗】 谓做事胆子大,但粗疏鲁莽欠思考。

【胆大心细】 勇于任事而又缜密谨慎。

【胆大心雄】 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胆大心粗】 见“胆大心粗”。

【胆大包天】 极言胆子很大,不知畏惧。

【胆大妄为】 形容无所忌惮地胡作非为。

【胆大如斗】 《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后因称胆量极大为“胆大如斗”。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有一个赵子龙胆大如斗。”亦省作“胆如斗”。宋黄庭坚《再答明略》诗之二:“廖侯言如不出口,铨量古今胆如斗。”一说,“如斗”应作“如升”。

【胆大於身】 犹言胆大如斗。谓无所忌惮。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 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於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胆大泼天】 同“胆大包天”。

【胆小如豆】 极言胆子小。

【胆小如鼠】 语本《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后 以“胆小如鼠”或“胆小如鼷”形容胆量极小。

【胆小如鼷】 见“胆小如鼠”。

【胆壮心雄】 见“胆大心雄”。

【胆壮气粗】 见“胆粗气壮”。

【胆粗气壮】 谓胆大气盛,无所畏惧。

【胆丧魂消】 同“胆裂魂飞”。

【胆丧魂惊】 同“胆裂魂飞”。

【胆裂魂飞】 极言恐惧之甚。

【胆寒发竖】 形容恐怖之极。

【胆战心慌】 同“胆战心惊”。

【胆战心寒】 惊慌恐惧之极。

【胆战心摇】 同“胆战心惊”。

【胆战心惊】 形容非常害怕。

【胆颤心惊】 同“胆战心惊”。

【賸水残山】 谓零散的山水;残破的河山。常指经外来势力蹂躏的土地、景 物。

【賸菜残羹】 吃剩的食物。比喻弃馀无用之物。

【赢金一经】 谓留下满筐的金银,不如传授一经。赢,通“籝”。典出《汉书·韦贤传》:“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次子弘,至东海太守;次子舜,留鲁守坟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颜师古注:“今书本籝字或作盈,又是盈满之义。”

【赢奸卖俏】 谓风流调情。

【腾达飞黄】 同“飞黄腾达”。

【腾云驾雾】 ①谓乘云雾飞行。②形容神志恍惚。

【腾蛟起凤】 喻才华优异。

【腾焰飞芒】 谓光芒四射。

【腾声飞实】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腾腾兀兀】 犹言昏昏沉沉;恍恍惚惚。

【民不聊生】 人民无法生活下去。

【民不堪命】 人民疲于奔命不堪忍受。

【民以食为天】 民众以食粮为根本。

【民生国计】 人民的生活与国家的经济。

【民安物阜】 社会安定,物资丰富。形容太平盛世的景象。

【民安国泰】 人民安乐,国家太平。

【民困国贫】 人民困苦,国家贫穷。

【民和年稔】 犹言民乐年丰。

【民胞物与】 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谓世人,皆为 我的同胞;万物,俱是我的同辈。后因以谓泛爱一切人和物。

【民怨沸腾】 谓人民的怨恨达到极点。

【民殷国富】 国家人民殷实富裕。

【民脂民膏】 同“民膏民脂”。

【民康物阜】 见“民安物阜”。

【民淳俗厚】 民风质朴敦厚。

【民富国彊】 人民富裕国家强盛。

【民贼独夫】 残害人民众叛亲离的反动统治者。

【民熙物阜】 人民安乐,物产富饶。形容升平景象。

【民膏民脂】 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脂、膏,油脂。

【民穷财尽】 谓人民财力枯竭,穷困不堪。

【欣欣自得】 犹言欣然自得。

【欣欣向荣】 ①草木生长茂盛貌。②今多用以比喻事业的蓬勃发展。

【欣喜若狂】 形容高兴至极点。

[ 本帖最后由 坏坏女孩 于 23-12-2008 07:0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坏坏女孩 发表于 23-12-2008 07: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应俱全】 一切都具备。

【一臂之力】 指给予帮助的力量。常与“助”连用,表示从旁帮忙。

【一鞭先著】 晋刘琨少负志气,与祖逖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 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见《晋书·刘琨传》。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一箪一瓢】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原为孔子赞美颜回安贫乐道之语。后用以比喻生活清苦。

【一双两好】 谓一对正相匹配的夫妻。

【一觞一讠永】 指饮酒赋诗。

【一泻千里】 ①形容江河水势奔腾直下。②形容发展迅速。③比喻文章气势 奔放。

【一泻百里】 见“一泻千里”。

【一泻万里】 见“一泻千里”。

【一窍不通】 《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適也。孔子闻之 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於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后以“一窍不通”喻一点也不懂。

【一曝十寒】 见“一暴十寒”。

【一蹶不振】 比喻一经挫折,就不能再行振作。

【一蹶不兴】 见“一蹶不振”。

【一蹴可几】 同“一蹴而就”。几,近,及。

【一蹴而成】 见“一蹴而就”。

【一蹴而得】 见“一蹴而就”。

【一蹴而就】 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 之域。”后以“一蹴而就”谓迈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就能完成。

【一嚬一笑】 谓不高兴或喜悦的表情。嚬,皱眉。

【一辞同轨】 犹众口一词。

【一雕双兔】 唐李林甫、张九龄、裴耀卿并为相,李抑扬张、裴自得,张裴 二人罄折卑逊,时人窃言“一雕挟两兔”。见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及《新唐书·李林甫传》。后因以“一雕双兔”谓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

【一瓣心香】 谓心中虔诚敬礼,如燃香供佛。

【一献三售】 见“一献三酬”。

【一献三酬】 《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 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后因以“一献三酬”谓人臣过蒙宠幸。亦作“一献三售”。

【一筹莫展】 《宋史·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后以“一筹 莫展”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一馈十起】 《淮南子·氾论训》:“当此之时,扞禹呴一馈而十起,一沐 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意谓一饭之顷亦多次起立。后因以“一馈十起”形容事务繁劳。

【一触即发】 ①本指箭在弦上,张弓待发。比喻事态发展已极紧张,一经触 动即可爆发。②泛指极易发生。

【一触即溃】 一经接触就溃败。形容很容易被打垮。

【一览无馀】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 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一夔一契】 夔契都是舜时贤臣,后因以“一夔一契”喻良辅。

【一顾倾城】 《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遂以“一顾倾城”形容美女的眼波,亦以喻女子的美貌。

【一鳞一爪】 谓龙在云中,时露一鳞一爪,难于见其全貌。清王士禛主张 作诗贵含蓄,忌浅露,以此为喻。赵执信驳其说,曰:“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见赵所著《谈龙录》。后用以喻事物的零星片段。

【一鳞片爪】 见“一鳞一爪”。

【一鳞片甲】 见“一鳞半甲”。

【一鳞半爪】 见“一鳞一爪”。

【一鳞半甲】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上·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 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於讽刺,亦有陈拾遗(陈子昂)一鳞半甲”此系以龙为喻,意谓略有相似之处。后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亦作“一鳞片甲”。

【一揽包收】 谓总揽一切。

【一颦一笑】 见“一嚬一笑”。

【二三君子】 犹二三子。

【二分明月】 唐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后因以表示美好的风光。

【二心两意】 谓不专一,不坚定。

【二缶锺惑】 谓对缶和钟两种盛器的容量大小分不清楚。比喻是非不明。

【二惠竞爽】 《左传·昭公三年》:“齐公孙灶(子雅)卒。司马灶见晏子, 曰:‘又丧子雅矣。’晏子曰:‘惜也……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杜预注:“子雅子尾皆齐惠公之孙也。竞,彊也。爽,明也。”后因以“二惠竞爽”为对人兄弟的称颂之辞。

【二童一马】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 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二满三平】 同“三平二满”。

【丁一卯二】 ①确实;实在。②谓认真;仔细。

【丁一确二】 明白;确实。

【丁公凿井】 春秋时,宋人丁某家中无井,常派一人出外汲水,后来家中挖了井,不须外出挑水,节省一人力,于是对人说:“吾穿井得一人。”听者误传成从井中挖得一人。见《吕氏春秋·察传》。汉王充《论衡·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於井中。夫人生於人,非生於土也。”后用以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刚刚上来YANBONG,但不知从何开始爬贴?欢迎使用 论坛导读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坏坏女孩 发表于 23-12-2008 07: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七八八】 ①犹言差不多。②犹言零零碎碎,各式各样。

【七了八当】 形容十分妥帖。

【七大八小】 ①大小不一。②零落貌。③谓妻妾众多。

【七上八下】 ①形容无所适从或心神不定。②形容零落不齐或纷乱不齐。 ③七之上,八之下。犹言中等,还过得去。

【七上八落】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乱不安。

【七口八嘴】 同“七嘴八舌”。

【七子八婿】 唐郭子仪有子八人,婿七人,皆朝廷重官。见《旧唐书·郭子 仪传》。后因以“七子八婿“形容子、婿众多。

【七支八搭】 ①随意瞎扯。②谓不团结。

【七手八脚】 ①动作忙乱貌。②众人一起动手貌。③形容头绪、支节很多。 ④形容手和脚多。

【七孔生烟】 同“七窍生烟”。

【七生七死】 见“七死七生”。

【七老八十】 形容年纪很大。

【七老八倒】 形容年老体衰。

【七死七生】 亦作“七生七死”。佛数谓小乘初果者,尚须往返天上人间, 受七度生死,才能证得阿罗汉果。

【七死八活】 形容痛苦不堪或濒临死境。

【七舌八嘴】 同“七嘴八舌”。

【七行俱下】 形容读书极快,聪敏异常。

【七折八扣】 形容不按十足计算,折扣很大。

【七步八叉】 相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后因以“七 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

【七步之才】 有七步成诗的才能。称人才思敏捷。

【七步成章】 同“七步成诗”。

【七步成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 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七足八手】 见“七脚八手”。

【七男八婿】 同“七子八婿”。

【七返还丹】 见“七返丹”。

【七言八语】 形容人多语杂。

【七青八黄】 泛指钱财。

【七长八短】 ①长短高低不齐貌。②零落不全貌。③谓说长道短,唠叨不绝。 ④犹言是非好歹。

【七拉八扯】 ①谓漫无边际地闲谈。②谓乱拉来一大堆人。

【七拱八翘】 形容关系不和谐或心情不舒暢。

【七拼八凑】 把零碎的东西勉强拼凑起来。亦指胡乱凑合。

【七相五公】 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七歪八扭】 形容歪斜不正。

【七贞九烈】 旧时形容妇女无比贞节刚烈,宁死不失身。

【七首八脚】 形容慌张乱闯。

【七穿八洞】 形容破旧不堪。

【七穿八烂】 形容破烂不堪。

【七破八补】 形容衣物非常破旧。

【七高八低】 形容凹凸不平。

【七病八倒】 形容体弱多病。

【七病八痛】 ①泛指各种各样的病痛。②指体弱多病。

【七推八阻】 以各种借口推托。

【七情六欲】 泛指人的各种感情和欲望。

【七张八嘴】 同“七嘴八张”。

【七搭八扯】 同“七搭八搭”。

【七搭八搭】 ①形容说话漫无边际,没有中心。②纠缠;乱搭腔。

【七慌八乱】 形容非常慌张混乱。

【七开八得】 形容反反复复,十分周备。

【七损八益】 谓女子月事宜以时下,男子精气宜于充盈。中医述人生长发育 过程,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故七指女,八指男。

【七损八伤】 形容损伤惨重。

【七零八落】 ①散乱;不整齐貌。②破败、破残貌。③稀少的样子。

【七零八碎】 ①形容残破不堪。②零星琐碎。③指零星的物品。

【七?郤八手】 亦作“七足八手”。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

【七窝八代】 詈词。指全部眷属家族。

【七满八平】 形容没有空馀的地方。

【七擒七纵】 同“七纵七禽”。

【七捞八攘】 到处捞摸扰攘。形容思绪纷乱不宁。

【七横八竖】 形容纵横杂乱。

【七疮八孔】 窟窿多。比喻经济上负债累累。

【七担八挪】 一再耽搁拖延。

【七嘴八舌】 ①形容人多语杂。②形容饶舌,多嘴。

【七嘴八张】 形容人多语杂。

【七纵七禽】 亦作“七纵七擒”。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秖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后比喻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七纵七擒】 见“七纵七禽”。

【七纵八横】 形容奔放自如。

【七窍生烟】 形容气愤或焦急至极点。

【七窍玲珑】 形容聪明灵巧。相传心有七窍,故称。

【七窍冒火】 同“七窍生烟”。

【七断八续】 ①形容散乱,不相照应。②断接之处甚多。形容十分破烂。

【七颠八倒】 ①形容纷乱不堪。②谓失去常态。③犹言颠三倒四。④犹言懵 头转向。

【七弯八拐】 见“七湾八拐”。

【七湾八扭】 同“七湾八拐”。

【七湾八拐】 亦作“七弯八拐”。①多处弯曲,不断转变方向。②形容做事 不直截了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坏坏女孩 发表于 23-12-2008 07: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而立】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以 “三十而立”谓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三人成虎】 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战国策·魏策二》: “庞葱与太子质於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於市,而议臣者过於三人矣。原王察之矣。’”又《秦策三》:“闻‘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亦作“三人成市虎”。《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

【三人为众】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三人为众,虽难尽继,宜 从尤功。”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言人三为众,虽难尽继,取其功尤高者一人继之,於名为众矣。”后多作“三人成众”。谓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

【三三五五】 三个五个聚集在一起。

【三三四四】 犹言三三两两。

【三三两两】 三个两个聚集在一起。形容数目不多。

【三山五岳】 ①泛指名山。②泛指群山。③泛指各地。

【三尸五鬼】 比喻奸佞之臣。

【三天两头】 犹言经常。

【三夫之言】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语本《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三夫之对】 见“三夫之言”。

【三五成群】 三个一帮,五个一伙。

【三不拗六】 谓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

【三瓦两舍】 宋代对妓院、茶楼、酒肆及其它游乐场所的总称。

【三瓦两巷】 见“三瓦两舍”。

【三日新妇】 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举止不得自专。因以喻行动备受拘束者。

【三毛七孔】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唐张守节正义:“心重十二两,中有 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因以“三毛七孔”指心思,心机。

【三反四覆】 反复无常。

【三分鼎足】 谓一分为三,如鼎足之并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 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三六九等】 许多等级,种种差别。

【三户亡秦】 谓楚虽仅存三户,终于灭亡秦国。

【三心二意】 谓意志不坚定,犹豫不决。

【三心两意】 见“三心二意”。

【三平二满】 ①谓平平稳稳,日子过得去。②平淡,平庸。

【三占从二】 犹言少数服从多数。语本《书·洪范》:“三人占,则从二人 之言。”孔颖达疏:“从二人之言者,二人为善既钧,故从众也。”

【三生有幸】 极言幸运之深。

【三令五申】 再三命令与告诫。

【三冬二夏】 犹言三两年。

【三台八座】 泛指高官重臣。

【三老四少】 ①老少众人。②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 爷们。

【三百甕齑】 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齑,咸菜。三百甕,极言其多, 一时吃不完。

【三吐三握】 《史记·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 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后以“三吐三握”为求贤殷切之典。

【三回九转】 ①形容曲折回荡。②犹三番五次。

【三回五次】 多次。

【三年五载】 几年。“三”、“五”表示大概数量。

【三年化碧】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成玄英疏:“苌弘遭谮,被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遂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匮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乃精诚之至也。”后以“三年化碧”谓忠心不泯。

【三江七泽】 泛指江河湖泽。

【三江五湖】 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 称。

【三好二怯】 同“三好两歹”。

【三好两歹】 谓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三好两歉】 同“三好两歹”。

【三求四告】 再三求告。

【三更半夜】 一夜分五更,半夜正值三更,为夜深之时。语出《宋史·赵昌 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三豕涉河】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 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作“三豕渡河”。后多以喻文字的讹误。

【三步两脚】 快速行走貌。

【三足鼎立】 谓三方如鼎足相峙并立。

【三告投杼】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后以“三告投杼”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三位一体】 ①基督教宣称上帝只有一个,但包括圣父、圣子、圣灵(圣神) 三个位格。三者虽各有特定位份,却完全同具一个本体,同为一个独一真神。②谓三者结合成一整体。

【三言两句】 见“三言两语”。

【三言两语】 亦作“三言两句”。指简短的言辞。

【三言讹虎】 犹三人成虎。

【三灾八难】 ①犹言多灾多难。②意外灾难。

【三灾六难】 见“三灾八难”。

【三长四短】 ①同“三长两短”。②犹闲话,坏话。

【三长两短】 ①指意外的事故、灾祸。②特指人的死亡。

【三妻四妾】 谓妻妾众多。

【三朋四友】 谓若干朋友。有时含有贬义。

【三姑六婆】 三姑指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指牙婆、媒婆、师婆、虔婆、 药婆、稳婆。见明陶宗仪《辍耕录·三姑六婆》。

【三茶六饭】 谓茶饭周全。

【三茶六礼】 犹言明媒正娶。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 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仪式。参阅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四、《仪礼·士昏礼》。

【三贞九烈】 旧时形容妇女重视贞节,宁死不改嫁,不失身。三、九,极言 其甚。

【三贞五烈】 见“三贞九烈”。

【三牲五鼎】 ①指盛馔佳肴。②指丰厚的祭品。

【三皇五帝】 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三风十愆】 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指巫风二:舞、歌;淫风 四:货、色、游、畋;乱风四: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合而为十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坏坏女孩 发表于 23-12-2008 07: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怨成府】 言与三人结怨则仇恨集身,难以免祸。

【三差两错】 指意外的事故或灾祸。

【三首六臂】 同“三头六臂”。

【三宫六院】 泛指帝王妃嫔。

【三班六房】 旧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指分掌缉捕罪犯、看守牢狱、站 堂行刑等职务的快、皁、壮三班和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的书办、胥吏。

【三般两样】 ①多个。②耍手段,弄花样。

【三病四痛】 谓病痛很多。

【三拳二脚】 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

【三纸无驴】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问一言辄酬之数百,责其 指归,或无要会。郲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后因以“三纸无驴”谓文辞繁冗,连篇累牍而不得要领。

【三推六问】 谓反复审讯。

【三教九流】 ①三教:儒、佛、道。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 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后以“三教九流”泛指宗教和学术的各种流派。②泛指各色人物或各种行当。

【三徙成都】 相传舜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成都邑。形容圣人 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

【三徙成国】 见“三徙成都”。

【三从四德】 泛指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三脚两步】 ①形容走得快。②谓走不多远。

【三清四白】 谓非常清白。

【三婆两嫂】 犹言三妻四妾。

【三阳交泰】 见“三阳开泰”。

【三阳开泰】 《易》十月为坤卦(ⅱⅱ),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ⅱⅲ), 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ⅱⅷ),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ⅱⅰ),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故旧时以“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泰”为岁首称颂之语。

【三期贤佞】 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著,后为御史大 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见《汉书·王尊传》。后以“三期贤佞”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

【三朝元老】 指历事三位君主的重臣。语出《後汉书·章帝纪》:“行太尉 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海宁陈文简公予告在家,来游西湖,人知三朝元老,观者如堵。”后用以泛指老资格。

【三朝五日】 三、五天。

【三荤五厌】 泛指荤腥食物。

【三智五猜】 谓用尽心思,反复猜测。

【三等九格】 犹三六九等。

【三等九般】 同“三等九格”。

【三街六市】 同“三街两市”。

【三街六巷】 犹三街两市。

【三街两市】 泛称各街市。

【三番五次】 屡次,多次。

【三番两次】 屡次,多次。

【三汤五割】 见“三汤两割”。

【三汤两割】 ①泛指烹饪之事。②指各种肴馔。

【三媒六证】 泛指旧时婚姻中的介绍人。三媒六证,言婚约之郑重。

【三魂七魄】 道家对魂魄的总称。认为人的魂有三,魄有七。见《云笈七签》 卷五四。

【三魂出窍】 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三槐九棘】 《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後;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後;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後。”郑玄注:“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怀也,怀来人於此,欲与之谋。”后以“三槐九棘”为三公九卿之代称。

【三跪九叩】 下跪三次,每次三叩首,旧为最重礼仪。

【三节两寿】 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 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三窝两塊】 ①谓有多房妻妾。②指众多的子女。

【三榜定案】 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定。极言行事慎重。

【三对六面】 谓会同当事双方及中间人或见证人。

【三邻四舍】 泛指邻居。

【三纲五常】 泛指我国封建社会所提倡的主要道德规范。

【三坟五典】 传说中的古书名。

【三写成乌】 同“三写易字”。

【三写易字】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 成虎。’”后以“三写易字”谓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三缄其口】 封口三重。缄,封。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 於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后因指言语谨慎,少说或不说话。

【三头八臂】 见“三头六臂”。

【三头六面】 谓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三头六臂】 亦作“三头八臂”。神道的形状。《法苑珠林》卷九:“(修 罗道者)体貌粗鄙,每怀瞋毒,稜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景德传灯录·善昭禅师》:“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扑帝锺。”后以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

【三头六证】 众多的人证。

【三头两日】 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

【三头两面】 喻奉承拍马,玩弄两面手法。

【三头两绪】 谓头绪多端,繁杂不一。

【三谏之义】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 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三亲六故】 亲戚故旧的总称。

【三亲六眷】 同“三亲六故”。

【三亲四眷】 见“三亲六眷”。

【三环五扣】 形容捆绑结实。

【三翻四复】 ①多次重复。②犹言反复无常。

【三翻四覆】 多次重复。

【三兽渡河】 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恆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恆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后泛指修行。

【三饥两饱】 犹言饥一顿,饱一顿。形容生活艰难。

【三顾茅庐】 见“三顾草庐”。

【三顾草庐】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刘备往访诸葛亮,凡三往, 乃见。后诸葛亮上後主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以“三顾草庐”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坏坏女孩 发表于 23-12-2008 07: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叠阳关】 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 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别之曲。

【三臡八菹】 泛指精美的肴馔。亦借喻精美的诗文。

【三沐三薰】 亦作“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

【三思而行】 反复思考,然后行动。语出《论语·公冶长》。

【三复白圭】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覆之,是其心慎言也。”后因以“三复白圭”谓慎于言行。

【三薰三沐】 ①同“三釁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三釁三浴】 ①再三薰香、沐浴。表示待以优礼,对人尊重。浴,或作 “沐”。②表示郑重其事。

【于今为烈】 谓所谈之事古已有之,不过如今更为厉害。

【上下一心】 上级与下级思想愿望完全一致。

【上下同心】 上下一心。

【上下同欲】 上下有共同的愿望,谓众心齐一。

【上方宝剑】 见“上方剑”。

【上行下效】 在上者怎样做,在下者就跟着学。语出汉班固《白虎通·三教》: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

【上好下甚】 在上者爱好什么,在下者必爱好得更厉害。

【上和下睦】 谓长幼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相处得很好。

【上根大器】 佛家语。具上等根器者。亦泛指天资、才能极高的人。

【上陵下替】 同“下陵上替”。

【上替下陵】 同“下陵上替”。

【上援下推】 谓相互济助,共同前进。语出《礼记·儒行》:“適弗逢世, 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

【上蒸下报】 泛指乱伦的性行为。

【上溢下漏】 谓上富下贫。

【上慢下暴】 谓君上骄慢,下民强暴。

【上漏下湿】 形容屋舍破旧,不蔽风雨。

【上嫚下暴】 同“上慢下暴”。

【上窜下跳】 形容四处奔走,多方串连,策划活动。

【上下其手】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楚攻郑,穿封戌虏郑将皇颉,公子围与之争功,请伯州犁裁处。伯州犁曰:“请问於囚。”囚出作证,伯州犁有意偏袒公子围,故意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颉遇王子,弱焉。”后因谓玩弄手法,通同作弊曰“上下其手”。

【上天入地】 ①升上天空,钻入地下。形容神通广大。②比喻为实现某种目 的而四处奔走。

【上南落北】 漫言各处去向,犹言走南闯北。

【上竿掇梯】 犹上树拔梯。

【上当学乖】 谓因受骗吃亏而增长了见识。

【上楼去梯】 ①《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置。琦乃将亮游观後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 后因称秘密的谈话为“去梯言”。②比喻怂恿人上当。

【上篇上论】 谓说话引经据典,有根据。

【上树拔梯】 比喻诱使别人上前而断其退路。

【才子佳人】 称有才貌的青年男女。

【才高七步】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 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才高八斗】 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 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因以“才高八斗”形容富于文才。

【才高行洁】 才能超群,品行高洁。

【才高气清】 谓才能高超而气质清峻。

【才疏志大】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 名重而识暗。”后以“才疏志大”谓志向大而才能小。

【才疏意广】 抱负远大而才能不高。

【才疏学浅】 才识不广,学问浅薄。多用作自谦词。

【才讠夸八斗】 夸耀才华出众。

【才貌双全】 才能外貌俱佳。

【才墨之薮】 谓文人聚集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坏坏女孩 于 23-12-2008 07:19 编辑 ]
刚刚上来YANBONG,但不知从何开始爬贴?欢迎使用 论坛导读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YANBONG

GMT+8, 23-1-2025 04: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重要声明:本网站是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本站对所有留言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用户不应信赖内容,并应自行判断内容之真实性。由于讨论区是受到「即时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即时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本站有权删除任何留言及拒绝任何人士留言,同时亦有不删除留言的权利。切勿撰写粗言秽语、诽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敬请自律。
Proudly hosted by
LinodeDigital Ocea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