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巫统对华文教育的政策

[复制链接]
Yahoo 发表于 26-2-2008 20: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成为YANBONG会员吧!
时下最热门的资讯、娱乐、贴图等分享都在这里等你发掘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巫统对华文教育的政策由始至终也不会改变他们的不公平、不合理的一贯单元化政策,我们可以看看巫统在1957年建国以来,对华文教育的发展诸多箝制,以他们领袖的思维,华文教育是阻碍国民团结的绊脚威石。我国现有1290多所华小大部分于1957年独立建国前创办。1958年迄今,政府只批准增建数十所华小,一些华小也获准搬迁,而且都是通过大选、补选或个案方式处理,基本上没有改变单元化政策和措施,也没有根据需求制度化增建华小,以解决华小短缺问题。

据估计,1958年至1985年,西马有31所新华小获准创办或增建。在马来西亚于1963年成立后,东马沙砂两州在1964年至1985年只有四所新华小获准创办。1986年至1998年,政府也批准增建和搬迁一些华小,例如巴生兰花园华小、吉隆坡康乐华小、新山国光二校、关丹士满慕华小、古晋中华华小六校、沙登华小二校等等。

一贯政策没有废除

早在1970年代,尤其是实行新经济政策后,教育部实施所谓的“不能增建华小”政策,使增建华小变得极为艰难,造成许多华裔人口密集区长期面对华小短缺问题,引起民怨和不满。当时,教育部法外立法,把学校区分为“全津贴学校”
sekolah bantuan penuh)和“半津贴学校”(sekolah bantuan modal),造成华小和淡小所得发展拨款十分稀少,同时不允许在政府的学校保留地兴建华小和淡小。
不论谁是教育部长,这些不公平、不合理的一贯单元化政策和措施一直实行至今,没有正式废除。自我国独立建国前夕迄今,共有15人出任教育部长(其中两人曾两次任教长职),即阿都拉萨胡先(1955-1957)、莫哈末基尔佐哈里(1957-1959)、阿都拉曼达立(1959-1962)、阿都哈密干(1962-1964)、莫哈末基尔佐哈里(1964-1969)、阿都拉曼雅谷(1969-1970)、胡先翁(1970-1973)、莫哈末雅谷(1973-1974)、马哈迪莫哈末(1974-1978)、慕沙希淡(1978-1981)、苏莱曼道勿(1981-1984)、阿都拉阿末巴达威(1984-1986)、安华依不拉欣(1986-1991)、苏莱曼道勿(1991-1995)、纳吉阿都拉萨(1995-1999)、慕沙莫哈末(1999-2004)、希山慕丁胡先(2004至今)。

资料来源:
附件:参考数据

全国各源流小学的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1970-2007年)


资料来源:教育部197019801990199920071统计数字。
备注:1970年的“国小”统计数字包括自1970年起逐年被改为国小的英文小学。1968年,全国有1435所政府资助英小。据此推算,19702007年初,估计全国增加约2900多所国小(包括被改为国小的前英小)。

雪隆巴生河流域、柔州新山县和槟州的华小需求、供应与短缺
(保守估计)


第四至第八马来西亚计划全国各源流小学的学校增减趋势(1981-2005年)

资料来源:
  • 教育部1981198619911996200120061统计数字。
  • 教育部《2006-2010年教育发展大蓝图》,第82页。

第六至第九马来西亚计划各源流小学的发展拨款数额(1991-201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YANBONG

GMT+8, 13-5-2024 22: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重要声明:本网站是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本站对所有留言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用户不应信赖内容,并应自行判断内容之真实性。由于讨论区是受到「即时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即时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本站有权删除任何留言及拒绝任何人士留言,同时亦有不删除留言的权利。切勿撰写粗言秽语、诽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敬请自律。
Proudly hosted by
LinodeDigital Ocea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