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十六國

[复制链接]
Persephone 发表于 11-1-2008 17: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成为YANBONG会员吧!
时下最热门的资讯、娱乐、贴图等分享都在这里等你发掘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五胡十六國,簡稱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該時期自304年劉淵李雄分別建立漢趙(後稱前趙)及成漢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滅北涼為止。範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鮮卑為主,統稱五胡。他們在這個範圍內相繼建立許多國家北魏史學家崔浩取其中十六個國家來代表這段時期,稱這時期為「五胡十六國」。
西晉時期,五胡居於西晉北方、西方的邊陲地區,對晉王朝呈現半包圍局面。由於晉廷的腐敗和漢官的貪污殘暴,五胡在八王之亂後紛紛舉兵,史稱五胡亂華。在西晉滅亡後,華北地區戰火紛飛,掠奪與屠殺不斷。經濟受到嚴重摧毀,影響了中國的民族文化政治軍事等發展走向。永嘉之禍帶給人民巨大痛苦,大多逃難到涼州、遼東以及江南地區,使這些地區的經濟文化漸漸繁榮。在諸國混戰期間,前秦皇帝苻堅一度統一華北,但在南征東晉時,於淝水之戰慘敗。其後各族於關東及空虛的關中叛變,加上東晉北伐,前秦全面崩潰,北方再度混亂。北魏立國後,經過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燾的經營,最後於439年統一華北,進入南北朝時期
北方各族的內徙促成民族大融合,在中國作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各國的君主為了增強實力,也在各自的根據地上實行一些發展生產的政策,使得各地區在華北動蕩的背景下,形成局部穩定的局面。該時期的民族大融合持續到南北朝時期,最後於隋朝時期完全融合。此外,幾乎在同一時期,歐洲西羅馬帝國也在經歷被日耳曼人匈人等游牧民族入侵,史稱「蠻族入侵」。







五胡十六國時期代表北方(有時包括蜀地)在西晉滅亡到北魏統一華北期間的時期,當時南方則為東晉時期。「五胡」為匈奴鮮卑(匈奴分支)、。代表建立北方諸國的主要民族,但實際上建立者還有漢族(前涼西涼等等)、高句麗族(北燕)、丁零族(翟魏)等族。「十六國」則是源自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鴻私下撰寫的《十六國春秋》而得名;此外,北方亦非僅十六國,他自北方所有大大小的政權中選出國祚較長、影響力大、較具代表性的十六國。這十六國主要分佈在華北地區和四川地區,共有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南燕北燕胡夏等國。

[編輯] 歷史

[ 本帖最后由 janesim 于 11-1-2008 17:3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Persephone 发表于 11-1-2008 17: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胡內遷與獨立


五胡亂華前北方各族分佈圖。


東漢中葉之後,朝廷常以招引或強制的方式,將邊疆的北方各族內遷,以便監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勞動力。到了西晉時,中國北部、東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關中一帶,大量胡族與漢族雜住。史書記載「西北諸郡皆爲戎居」,關中百萬餘口「戎狄居半」,對晉帝國呈現半包圍形勢。除了遼河流域的鮮卑和青海、甘肅的氐、羌外,大都由原住地遷來。
這些胡族逐漸成為漢人管轄下的編戶,由於他們需要納稅,且時時受漢官欺壓或受漢人歧視,因此心生不滿,時有舉兵之事。270年晉武帝時,河西鮮卑禿髮樹機能匈奴劉猛率眾內侵,直至九年後始平。294年晉惠帝時,匈奴郝散叛,不久平定。兩年後其弟劉度元齊萬年為首,聯合西北馬蘭羌盧水胡舉兵,晉將周處陣亡,此事至299年方平。而後郭欽江統相繼建議強制遷離胡族,江統更著有《徙戎論》,但晉室不為採納。由於胡漢摩擦的狀況沒有改善,當朝廷元氣大傷後,周邊胡族便趁機舉兵。
八王之亂的爆發,使晉廷失去在地方的影響力,胡族陸續叛變。晉惠帝時期,益州內亂,巴氐勢力擴大。之後益州刺史羅尚擊殺巴氐領袖李特。其子李雄繼立後擊敗羅尚並稱王,於306年稱帝,國號「成」,史稱成漢匈奴劉淵統領五部匈奴,成都王司馬穎結其為外援。304年司馬穎遭王浚圍攻,遣劉淵回并州發兵支援。他乘機宣佈獨立,稱漢王,自稱繼承漢朝正統。308年劉淵稱帝並遷都至平陽,國號「漢」,後稱前趙。304年成漢與漢趙的建立,開啟了「五胡十六國時期」。
八王之亂結束後,劉淵為了擴充版圖,遣子劉聰掠奪洛陽,大將石勒王彌掠奪關東各州。310年劉淵去世,劉聰殺新帝劉和自立為帝。同年,石勒經宛城襄陽,掠奪一帶,隔年北返。當時關東發生蝗災,洛陽缺糧,司馬越晉懷帝於洛陽,率朝中重臣及諸將東行。而後懷帝動員諸將討伐,司馬越病逝,王衍率軍歸葬封國(在東海)。石勒趁王衍東行至苦縣(今河南鹿邑縣)時率軍襲擊,晉軍精銳受屠盡亡,重臣降後被殺。劉聰、王彌及石勒趁洛陽空虛之際和兵攻破,殺害官員百姓三萬餘人,擄走晉懷帝,史稱「永嘉之禍」。313年晉懷帝被殺,晉愍帝於長安繼立帝位,劉聰派劉曜持續攻打。316年晉愍帝投降,最後受辱被殺,至此西晉亡,北方諸國紛紛成立。313年張軌控制涼州,封西平公,史稱前涼315年拓跋猗盧建立代國334年慕容鮮卑據遼東立國。

後趙內鬨與前燕崛起劉聰滅西晉後安逸豪奢,疏忽政事,當時曹嶷石勒等將領分別佔據山東及關東。實際範圍只有山西和劉曜鎮守的關中。318年劉粲繼立,但遭靳準殺害奪權。劉曜與石勒得知後共同平亂,期間劉曜稱帝,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石勒得知後也於襄國稱趙王,史稱後趙,雙方決裂。劉曜平定上郡羌、仇池氐等關隴羌氐,威服前涼,雄踞關中。石勒則派石虎擊敗晉將段匹磾奪幽州,擊敗曹嶷奪青州。石勒雄踞關東後,於328年西征攻滅劉曜,前趙亡。兩年後石勒稱帝,國號亦為「趙」。前涼方面,由於戰亂較少,難民紛紛前往安居,保存了晉代典章制度,久之形成「河西文化」。
石勒為一時雄才,他得漢人張賓相助,安撫世族,重建經濟。當時胡漢關係欠佳,石勒採胡漢分治,於皇帝外另設大單于。稱胡人為國人,漢人為趙人。但這樣未能緩和雙方關係,仍然有衝突發生。石虎於石勒去世後殺石弘自立為天王。他奢侈極淫,任意濫殺,又聽信讒言,奴役非國人的漢人及「六夷」[1],後趙國勢漸衰。因帝位等因素,石虎與其子石邃(太子)、石宣石韜發生骨肉相殘,宗室關係降至冰點。349年石虎稱帝後,舊太子黨人梁犢於關中叛變,石虎遣羌將姚弋仲及氐將苻洪平定,羌氐二族坐大。石虎去世後,諸子爭位,殘殺甚烈,後為養子冉閔奪得,於350年建國冉魏。他重用漢人,並鼓勵誅殺羯人,造成大屠殺。冉閔欲聯合東晉驅除胡族,但晉廷因為他稱帝而不理,反而支持向東晉稱臣的鮮卑慕容儁。之後石祇於襄國稱王,號招鮮卑、氐、羌等族抵抗冉閔,直至隔年後趙方亡。另外,346年東晉將領桓溫攻擊成漢(成漢於338年為李壽篡位,改國號為「漢」),次年討滅,成漢亡。
慕容鮮卑於晉室南渡後佔據遼東。337年慕容皝稱燕王,他擊潰來犯的石虎,攻滅遼西段氏鮮卑,繼而重創高句麗,其勢壯盛。慕容儁繼位後,乘後趙內鬨之際發兵南侵。352年攻滅冉魏,冉閔兵敗被殺,慕容儁稱帝,建國前燕。先前前燕向東晉稱臣,等冉魏滅後,慕容儁對東晉使者言道:「汝還白汝天子,我承人之乏,為中國所推,已為帝矣」。此時前燕據有關東,關中則為前秦據之。之後慕容儁又派慕容垂、慕容虔平熙等北伐大破丁零(敕勒)。356年桓溫北伐前燕,攻陷洛陽以及司、兗、青、豫四州,之後桓溫返國,前燕復奪回四州。358年慕容儁下令全國州郡整頓戶口,準備組織150萬大軍以滅東晉,但於隔年閱軍時逝世。慕容暐繼立後,以名將慕容恪輔政,期間慕容恪將東晉收復的洛陽攻下。但慕容暐窮奢極慾,國庫逐漸掏空。慕容恪去世後由慕容評執政,他貪墨昏庸,國政更亂。369年東晉桓溫率軍北伐,進駐枋頭(今河南浚縣附近)。慕容垂率軍嚴防,最後追擊晉軍,晉軍大潰。戰後慕容垂聲名日盛,但遭慕容評排擠而投奔前秦。

[編輯] 前秦的雄心氐將苻洪在石虎去世後投降東晉,在後趙內鬨時意圖奪下關中,但遭人毒死。350年其子苻健成功奪下關中,建國前秦,與東晉斷絕。之後東晉履次派褚裒殷浩桓溫等率軍伐之,苻健皆成功抵禦,國勢漸固。之後苻生繼立,他淫殺無度,苻堅殺而代之。苻堅崇尚儒學,獎勵文教。他得王猛輔政,得以集權中央,經濟提升,國勢大盛,史稱「關隴清晏,百姓豐樂」。前秦強盛後,苻堅有意一統天下。當時前燕混亂,369年慕容垂投奔前秦。苻堅趁勢派王猛、慕容垂率軍於隔年成功滅燕,取得關東地區。隨後於373年前仇池376年代國(拓拔鮮卑)及前涼,前秦統一北方。
在統一北方前,苻堅也開始入侵東晉,於373年攻下東晉梁益二州。五年後派苻丕攻下襄陽,俘虜朱序;派彭超圍攻彭城,但被謝玄擊敗。383年呂光西定西域,這是自東漢之後再度佔據西域。前秦統一北方後,四周諸國遣使通好,此時只剩東晉,苻堅有意伐之。鮮卑慕容垂與羌將姚萇皆盡力支持苻堅,但王猛苻融等氐族大臣則強烈反對。這是因為苻堅將諸胡遷入關中以便控制,又將氐族勢力置於國內要衝,以鞏固勢力,此法卻使京師空虛。而且他為人寬弘,亡國君臣皆授官位,但任其率領舊部,造成隱憂。
王猛去世前告誡苻堅應該先整合好國內異族再南征,但苻堅仍一意孤行。383年5月桓沖率10萬兵攻擊襄陽,苻堅派苻睿、慕容垂等人防禦。苻堅認為時機已到,於8月率舉國之師南征東晉,兵分三路,聲勢浩大[2]。他親率步兵60萬抵達項城,派苻融為先鋒率27萬兵攻打壽陽梁成等人屯洛澗以控淮河。東晉謝安則命謝石謝玄等人率8萬北府兵北上救援。10月秦軍前鋒攻陷壽陽後,苻堅趕往指揮,並派朱序向謝石諸降勸降,但朱序盡洩秦軍虛實。11月晉將謝玄派劉牢之率五千精兵攻破洛澗並率軍西行,與秦軍對峙淝水。12月謝玄向苻堅建議後退決戰[3]。諸秦將認為阻敵淝水畔比較安全,但苻堅認為半渡而擊可主動對決。當秦軍後移時,晉軍渡水突擊,朱序於後軍大喊秦軍已敗。此時秦軍大亂,謝玄等人乘勝追擊,秦軍全面崩潰,苻融戰死,苻堅中箭,孤身北返,後由慕容垂護送,史稱淝水之戰
諸國混戰



北方民族戰爭圖,右上角的重騎兵是五胡的主要戰力。


由於前秦的主力在前方,京師兵力不足,關中的鮮卑、羌、羯等族在得知前秦大敗後紛紛獨立。隔年東晉發動北伐,攻下山東河南一帶。至此前秦崩潰,北方再度回到諸雄混戰的局面。淝水之戰隔年(384年),各胡族紛紛獨立。鮮卑慕容垂於河北復國,史稱後燕;前燕皇族慕容泓慕容沖於關中建國西燕;前秦羌將姚萇自立,建國後秦。第二年(385年)西燕軍攻陷長安,苻堅最後被姚萇所殺。由於前秦城被後燕攻下,苻丕晉陽繼立。苻堅被殺後,鎮守前秦勇士川(今甘肅榆中)的鮮卑將乞伏國仁自立,建國西秦。仇池氐楊定也宣佈復國,並稱藩於東晉,史稱後仇池
第三年(386年)鮮卑拓跋珪於代地復國,國號「魏」,臣服於後燕,史稱北魏。西定西域的前秦氐將呂光返國並佔據涼州,在得知苻堅被殺後於姑臧(今甘肅武威)建國後涼西燕的人民(鮮卑族)欲東歸故鄉而發生內亂,最後由慕容永率眾東征佔據并州(今山西省範圍),建都長子。而前秦苻丕欲西行關中但被西燕帝慕容永所阻,南下東桓被東晉守將馮該殺死。前秦苻登南安繼立,據有隴西。三年內,北方八國並立,關隴地區有前秦、後秦、西秦、後涼、後仇池,關東地區則有後燕、西燕及北魏,維持了九年。
關中方面,394年後秦帝姚興及西秦帝乞伏乾歸滅前秦。400年後秦滅西秦,乞伏乾歸投降,受姚興重用。在後涼投降後秦之後,關中暫時為後秦盤據。由於匈奴鐵弗劉衛辰因攻北魏戰敗而亡,其子劉勃勃(後改姓赫連)投奔後秦姚萇407年赫連勃勃叛秦,於統萬建國胡夏,並屢次攻擊後秦,後秦國勢大衰。乞伏乾歸趁機光復西秦,之後其子乞伏熾磐滅南涼,西秦佔據隴西。416年12月後秦幼主姚泓初立,東晉劉裕發動第二次北伐,率王鎮惡等將伐後秦。晉軍連克許昌、洛陽。隔年攻破長安,後秦亡。之後劉裕因故返國,留守將領內鬨,夏帝赫連勃勃趁機率軍攻下長安,據有關中。另外,於405年建國譙蜀譙縱,在劉裕第一次北伐後劉裕派朱齡石攻陷成都,譙蜀亡。
河西方面,後涼分裂出南涼及北涼,由於四周強敵漸漸威脅,最後向後秦投降。397年禿髮烏孤脫離後涼,建國南涼,最後南涼敗於北涼和夏,為西秦所滅。同年匈奴別部盧水胡沮渠蒙遜擁漢人段業張掖獨立,401年沮渠蒙遜殺段業取代,史稱北涼405年後敦煌太守李暠(漢族)叛北涼,建國西涼,後亡於北涼。此時關隴地區有胡夏、西秦、北涼及後仇池四國。

北魏崛起



北魏南朝宋對峙圖。


關東方面,西燕在并州(今山西省範圍)建國後,於394年被後燕帝慕容垂所滅。由於北魏帝拓跋珪派兵幫助西燕,所以隔年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寶北伐北魏。慕容寶於參合陂之戰慘敗給拓跋珪後,請求其父慕容垂為他雪恥。於是慕容垂於隔年親率大軍伐魏,攻陷平城,拓跋珪則率眾北遁以迴避之。但慕容垂於返途中去世,之後後燕逐漸衰弱。396年拓跋珪攻下并州,隔年慕容寶企圖反擊并州,最後被拓跋珪擊敗。而後拓跋珪大舉入侵,圍陷後燕首都中山,並遷都到平城。慕容寶則撤至根本之地龍城,後燕分裂為兩地。此時慕容德不願撤往北方,南下滑台,建國南燕,之後遷都至廣固。後燕在慕容熙稱帝後,君主昏庸,百姓勞苦,國家衰敗。409年馮跋舉兵殺慕容熙,擁高雲為帝,建都龍城 ,之後馮跋繼立,史稱北燕。而南燕在慕容超繼任後屢次攻伐東晉,最後於隔年被東晉的劉裕討伐而亡。此時關東僅北魏、北燕兩國。
北魏拓跋嗣繼立後,時常攻掠南朝宋劉裕篡東晉後所建之國)的河南地。423年北魏拓跋燾繼立,他勵精圖治,國力大盛。拓跋燾在解除北方柔然的威脅後,開始統一華北。北魏對各民族的文化與制度採取包容態度,這減少北魏進軍的阻礙,但也使北方民戶複雜化[4]。三年後拓跋燾大舉伐夏,攻下關中,胡夏遷至平涼430年西秦為北涼所逼,意圖投降北魏,但隔年為夏帝赫連定所滅。赫連定意圖再滅北涼以維持胡夏,但卻被吐谷渾君主慕容慕璝襲擊而俘虜,最後斬於北魏,胡夏亡。436年拓跋燾率軍遠征北燕,馮弘逃至高句麗,北燕亡,馮弘最後被殺。439年北魏大軍圍攻姑臧,沮渠牧犍出降,北涼亡。至此,北魏統一華北,進入「南北朝時期」。然而,還有後仇池未滅,直至443年方亡於北魏。

疆域與行政區劃西晉末年,全國共有21州[5]。十六國時期,北方諸國的範圍大約是華北地區及四川地區。疆域的變更可分成五期,分別是:前趙後趙成漢及東晉時期;前燕前秦及東晉時期;前秦東晉對峙時期;諸國混戰與東晉時期,此時北方以後燕後秦最盛;北魏胡夏北涼及東晉時期。
雖然各國佔地不大,但往往分置許多州,以致州境縮小。由於一些國家採胡漢分治的制度,所以設置各種族專屬的行政區。例如前趙劉聰置左、右司隸及內史,用來統治漢人。單于左、右輔及都尉,則用來統治胡人。為求虛名,以表示境域廣大,常將境外鄰境的州增設於本國內。例如後燕設置雍州於長子(原屬并州),成漢設置荊州於巴郡(原屬梁州),南燕置并州於陰平(今江蘇沭陽北)。所以往往多個國家同時擁有同名異地的州。北魏統一華北後即整合政區。由於州境縮小,郡失去意義而逐漸廢除。
此外,北方諸國會成立僑州郡縣以安置流民,通常會依據流民原籍來定新州郡名。如前燕慕容廆立國於遼東時,他將投奔來的冀州人設冀陽郡、豫州人設成周郡、青州人設營丘郡、并州人設唐國郡。河西在西晉末已有為流民設置的郡縣,在張軌為涼州刺史時,就為秦、雍流民設置武興郡。405年,西涼李暠即為南人置會稽郡、中州人置廣夏郡。這些郡縣略同於東晉南朝的僑州郡縣,只是使用大略的地名而非流民原籍。

政治體制十六國時代的統治的一個特色是胡漢分治,將漢人與胡人以不同的制度作統治。以漢趙(即前趙)為例,劉聰同時居皇帝(漢人的君主)和單于(胡人的首領),漢人以為單位設官統治,而胡人以(指以帳篷營生的單位)為單位,設不同系統的官員來統治。另一個統治特色是,以種族、部族為中心的政軍結構。
許多國家延續原本遊牧社會中,以部族和血緣為中心的體制,國家僅是各部族之間的聯盟,因此各部族領袖在軍政上有較高的權力,皇帝的君權較不能如其他朝代那樣直接透過官僚機構達成,也容易造成因宗室、部族領袖之間發生內訌而造成內戰。前秦的苻堅王猛即希望針對加以改革但尚未完全成功,後來北魏的拓跋珪將部落解散,設立新的統治機構,才逐漸減弱這種統治特色。
許多五胡的君主如劉淵、苻堅等等皆深染中國文化,所以皆採用其文化如提倡儒術、禁止烝妻報嫂等等。九品中正制也繼續使用,用來拔選世族(亦作士族)人才,使為己用。當時世族之所以和胡族君主合作,主要為了苟全性命,許多世族輕視胡族君主文化低落。甚至有些世族,告誡子孫不可將出仕胡族的經過寫在墓碑上。
石勒曾典定士族九法、慕容寶定士族舊籍、苻堅復魏晉士籍,皆用來承認世族權利。石勒每破一州,必集中世族於「君子城」或「君子營」,下令不可欺辱之。華北動亂時,眾多人民逃往遼東,慕容皝設僑郡收留,並辨別世族清濁,後來這些世族成為前燕的基石。直到後燕、西燕及南燕仍然繼續執行。前秦苻堅受謀士王猛影響,十分熱愛漢文化。他在攻滅前燕後,即聽王猛建議,重用關東世族。後來在王猛與眾士大夫經營之下,前秦國力提昇。苻堅也接受「大一統」的思想,發兵南征,但大敗。北魏拓跋鮮卑自開國之初即重用清河崔氏,大約亦採用九品中正制,至拓跋燾時期已出現了「中正官」的記載。這些都助長北方世族的發展。

軍事制度十六國時期的北方諸國多實行異族分治制度,或稱為胡漢分治制度,在一國之中,實行兩種不同的軍政體制。對漢族人民,仍按漢族的傳統方式進行統治。對少數民族,則按各自的部落傳統進行統治。在軍隊形式上大致同西晉兵制,具有中軍外軍組織及都督、將領等職務。中軍直屬中央,編為軍、營,主要保衛京師;外軍為中央直轄的各州都督所統率的軍隊。
在兵役制度方面,則是實行本族全民皆兵制度,並兼有魏晉世兵制的特點。只要是凡識於戰鬥的本族人民,皆作為軍隊基本兵力。其他人民方面皆實行徵兵制,徵發各郡、縣的各族人民補充軍隊。其中漢族兵的來源,還包括來自投降的塢堡和招募的農民,一般都是終身為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Persephone 发表于 11-1-2008 17: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社會五胡亂華後,中原殘破不堪,人民四處逃難,形成流民潮。諸國君主亦掠奪人口,以充實國力,深深破壞北方的社會結構。殘留在北方的世族,在面對險惡的環境下,有些聚集鄉民和自家的附屬人口,建立塢堡以便自守[6]。而流民也紛紛投靠,形成人數眾多的部曲。有些則與諸國君主合作,以保本族安全。五胡君主在建國後,為了能夠統治中原地區,也需要熟悉典章制度的士大夫(世族)的協助。由於處境艱困,北方世族對同族常存抱恤的溫情,家族組織趨向大家庭制,有遠來相投的親戚,莫不極力相助。在團結力量及參與政事後,北方世族並沒有因戰亂而衰落,反而經過長期相處,使胡人融入漢人文化中。
塢堡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社會組織,投奔的流民可以受塢堡保護。人民必須服從塢主命令,平時接受軍事訓練及農業生產,戰時成為保衛塢堡的戰士。人民的生產所得也須課稅給塢主。塢主除負責生產與作戰外,也要提倡教育及制定法律。由於塢堡眾多又難攻破,往往會左右戰局,使得五胡君主十分忌諱。例如祖逖在北伐時,由於與當地塢堡合作,最後成功收復黃河以南領土,與石勒隔河相持。五胡君主為了解決塢堡問題,往往會與其妥協以籠絡之。到北魏宗主督護出現,塢堡的時代漸漸過去。

人口




五胡亂華前北方各族分佈圖。


東漢至魏晉時期,北方各族陸續內遷至中原,與漢族一同居住,但是時常受到受漢官欺壓或受漢人歧視。當時北方各族即受漢文化影響。如匈奴、氐族改用漢姓並學漢語及經書。中原也流行胡族文化,對於北方民族的生活用具、服裝及音樂均感興趣,並普遍食用牛羊酪漿。
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各族更深入中原,當時在中原活躍的民族有鮮卑烏桓高句麗丁零南匈奴、匈奴別支鐵弗盧水胡、以及西部的人。這些民族所建立國家屬於滲透王朝。這些遷入的民族與滯留北方的漢人產生「文化採借」,雙方逐漸進行文化交流與民族的融合,其中北方諸國的典章制度與禮儀法律幾乎交由漢人制定。然而在交流中,因為思想衝突、種族糾紛及政治鬥爭等因素,時常發生破壞、屠殺等衝突。
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同時,連年的戰亂使百姓向相對安定的地區遷移。成漢的益州(四川)、前涼的河西走廊、前燕的遼河流域吸引了大量難民,成為立國的基石。河西姑臧還成為絲綢之路上的經貿外來重鎮。至於留在中原地區的人民則庇護在塢堡或是部落貴族。塢堡大多由世族豪強建立,主要作為軍事防衛。世族豪強所擁有蔭戶不承擔國家賦役,僅對塢主負有義務。為了保證國庫收入和勞役來源,各族君主往往進行戶口檢查,將蔭戶復歸於編戶。
當北方諸國一一滅亡之後,由於草原故鄉被柔然等新興民族佔據,而且已經適應中原文化與生活。所以這些民族絕大部分沒有退返草原,而是留在中原與漢族合為一體。民族的融合直到北周隋朝方完成。在東晉南朝方面,中原漢人在衣冠南渡後,也和當地漢人、山越百越諸族、及南方其他各民族發生衝突及融合。在隋朝統一中國後,南北漢人的界線逐漸模糊,融為一體。



經濟


鮮卑族的皮帶扣,約3至4世紀之間。


當時黃河南北與關中地區是遭受戰禍最劇,經濟破壞最為嚴重。當時人民不是依附塢堡,成為塢主的部曲。就是遷移至各國首都附近,提供生產或兵役用。各國也會互相掠奪人民、財富以充實國力或是補給軍隊。由於人民頻繁的遷移,使得在初期難有經濟發展。
有些國家在穩定之後,開始發展經濟。例如後趙石勒在崛起過程中,大廝殺掠。但在立國後開始發展經濟,勸課農桑,頒布的稅收卻比西晉還輕,經濟逐漸復甦。但在石虎統治之後,勞役漢人,揮霍無度,經濟下滑。另外,有些國家早在開創時期就已經打下基礎,做好內政,吸引不少流民投靠。早在成漢成立之前,已有大批流民投靠巴氐李氏。李雄建立成漢後,在他統治之下「事少役稀﹐百姓富實」,成為最安定的地區。前燕慕容皝在統治遼東時即仿照曹魏,開放荒地讓流民種植。前涼統治的河西地區,由於相對中原較少戰亂,大量流民投奔。農業、畜牧業都有所發展。絲路也能保持暢通,使得首都姑臧成為商旅往來的樞紐,漸漸發展出「河西文化」。
前秦苻堅崇尚儒學,獎勵文教。他任漢人王猛輔政,王猛發展經濟,關中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獲得恢復和發展。使得前秦國勢大盛,史稱「關隴清晏,百姓豐樂」,打下統一華北的基礎。前秦崩潰之後,後秦姚興注重刑罰,懲治貪污,關中經濟稍微恢復。之後西涼李暠在玉門關、陽關開墾荒地,史籍記載「年穀頻登,百姓樂業」。北燕馮跋減輕賦役,南涼禿髮烏孤注重農業,皆重視根據地的經濟發展。

文化邊疆各族在華北地區立國後,互相混戰。在這些國家中,以前秦(氐族)和後秦(羌族)的文化最為興盛,其次則是鮮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後燕。此外,漢族張軌李暠所建立的前涼西涼,更是當時的文化中心,史稱「河西文化」。各國的統治者為了維護政權的穩定也發展教育。前趙劉曜設置太學、小學,選拔人才。前燕慕容皝設置官學,並著教材《太上章》和《典誡》。後秦、南涼設置律學,召集地方散吏入學。這促使北方各族接受漢文化,對於民族融合具有積極意義。

宗教

麥積山石窟的大佛像


佛教早就在東漢時期傳入中國,當時由於儒教興盛,所以沒有廣泛發展。等到十六國時期,北方動盪不安,以致人人厭苦、家家思亂。時而感到人生無常,精神缺乏寄託。此時五胡君主希望利用佛教教理的戒惡修善、六道輪迴來安撫各族百姓,並藉由屬於外來宗教的佛教來支持其政權。最後佛教得以在北方流行,並與南方佛教互相交流。至於道教,雖然在西晉就有五斗米道(天師道)的出現,但在十六國時期衰弱下來。一直到十六國末期北魏寇謙之改革道教,才有能力與佛教抗衡。
當時從西域進入中土的僧侶,為數眾多,或譯經論,或弘教理。在佛圖澄、道安及鳩摩羅什的推廣下,為佛教奠定發揚的基石。五胡君主中,石勒石虎苻堅姚興等極力支持佛教發展。苻堅的從兄之子苻朗著有佛學論書《苻子》。佛圖澄為西域僧人,他精通經文並擅長幻術。後趙的石勒、石虎奉他為「大和尚」,讓他參與軍政機要。並支持佛教發展,甚至下令不論華夷貴賤,都可以出家,開啟漢人出家之端。道安為佛圖澄的弟子,在晚年備受前秦苻堅的崇敬。他致力整理和翻譯佛經,將長安經營成北方佛教的譯經中心。他於襄陽編定《綜理眾經目錄》,還為僧團制定法規,為寺院制度奠定基礎。中國出家僧人改姓「釋」,即是從道安開始。道安的弟子後來分佈各地,成為傳教的主要力量。
鳩摩羅什為西域龜茲人。382年,前秦苻堅聽從道安之建議,命大將呂光西征龜茲、迎接鳩摩羅什到長安。但後來前秦大亂,呂光隨即割據涼州,鳩摩羅什留居涼州共十七年。直到401年,後秦姚興得以迎至長安。鳩摩羅什備受姚興尊敬,待以國師之禮。當時僧人群聚長安,在鳩摩羅什主持下共譯出《般若經》和大乘中觀學派的論書《中論》、《十二門論》、《百論》及《大智度論》、《法華經》等三十五部兩百多卷經典。這些皆成為後來佛學教派和宗派所依據的主要法典。

文學

《李柏文書》


當時流傳下來的詩及賦不多,可能因為藝術價值不高,所以流傳不廣。至於章奏符檄,《周書‧王褒庾信傳論》認為有可觀之作,文風上接近西晉末年的風格。民歌方面,著名的大抵保存於《樂府詩集》的《梁鼓角橫吹曲》。其中有出於氐族的《企喻歌》、出於羌族的《瑯琊王歌辭》、出於鮮卑族的《慕容垂歌辭》。《晉書》的「載記」還保存一些當時的諺語,如流傳於前秦的「長鞘馬鞭擊左股,太歲南行當復虜」、「河水清復清,苻詔死新城」等[7]
該時期的作品以前涼前秦的文人居多。前涼張駿著有樂府詩《薤露》、《東門行》兩首,收錄於《樂府詩集》。前涼大臣謝艾的奏疏曾被《文心雕龍》提到,他的文集可在《隋書‧經籍誌》看到。西涼李暠所著的《述志賦》載於《晉書》本傳,這篇賦表現出他建功立業的志趣和對西涼局勢的懮慮,內容頗有文采。前秦趙整著有兩首五言四句詩,用比興的手法諷諫苻堅。他還有一首琴歌《阿得脂》是雜言體,有些字句難解,大約雜用氐語。苻堅的侄子苻朗為散文家,作有《苻子》,其中有不少片斷頗具文學意味。女詩人蘇蕙的《織錦迴文詩》雖然有文字遊戲的意味,但仍表現出遣詞用語的功力,成為流傳不絕的佳話。另外,後秦宗敞為王尚申辯的奏章,被呂超認為可與曹魏陳琳徐幹,以及西晉潘岳陸機相比[8]。後秦胡義周赫連勃勃作《統萬城銘》,獲《周書‧王褒庾信傳論》讚揚為典雅莊重。






藝術



敦煌莫高窟外觀。



第275窟壁畫。


民族的大融合帶來藝術文化的交流與整合,由於多元民族文化的淵源,不僅增補了固有文化停滯的不足,更可以強化文化新生發展的生機。由於佛教的興盛,帶動石窟雕像的發展。這個時期最突出的建築類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佛教的興盛帶來高層佛塔的建築以及印度、中亞一帶的雕刻、繪畫藝術。使當時的石窟、佛像、壁畫等有了巨大發展,將漢代比較樸直的風格,變得更為成熟、圓淳。位居中國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都是在十六國時期建造。
麥積山石窟始建於後秦時期(約384年前後),素有「東方雕塑陳列館」美譽。敦煌莫高窟則建於前秦時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由於當時敦煌與西域各國交流頻繁,使得早期的莫高窟包含河西文化及西域藝術的風格。其中屬於十六國時期的275窟,繪有本生、佛傳等故事畫。這些繪畫以圈圈暈染的方式凸顯出人體特徵,並以細線勾勒,畫風豪放生動,是當時壁畫的典型風格。
書法方面,著名的作品有前涼的《李柏文書》、前秦的《譬喻經》、西涼的《十誦比丘戒本經》和《妙法蓮華經》等。其中《李柏文書》與東晉王羲之的《姨母帖》皆保存行、楷書變遷過程,對書寫考究與風格變化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其他作品則介於書、楷之間。至於碑刻方面,著名作品有前秦的《廣武將軍碑》及《鄭太尉祠碑》、北涼的《沮渠安周造像碑》等。其字體大多在隸、楷之間,風格墣茂古拙。《沮渠安固造像碑》為沮渠安固高昌所立,原石在新疆吐魯番高昌故城出土。《廣武將軍碑》則於前秦建元四年(368)刻。筆劃渾樸,結構拙厚,天趣渾成。書法家于右任曾作《廣武將軍歌》以推崇之。由於前秦碑文稀少,所以此碑與《鄧太尉祠碑》皆備受珍惜。





各國列表

十六國
國名民族君主人數首任君主末任君主國祚領土範圍國都亡於

前趙
匈奴6劉淵劉熙[9]304年318年陝西渭水流域、山西河南河北、部分甘肅1.平陽
2.長安
後趙
318年329年
成漢5李雄李勢306年338年四川東部、部分雲南、部分貴州成都東晉
338年347年
前涼8張寔張天錫314年376年甘肅、寧夏西部、新疆東部姑臧前秦
後趙6石勒石祗319年351年河北、河南、山西、山東、陝西、部分江蘇、部分安徽、部分甘肅、部分遼寧1.襄國
2.
冉魏
前燕鮮卑3慕容皝慕容暐334年370年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安徽、江蘇、遼寧1.龍城
2.
前秦
前秦6苻健苻崇351年394年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安徽、陝西、江蘇、四川、貴州、湖北、遼寧、甘肅、寧夏西部、新疆東部長安後秦西秦
後燕鮮卑7慕容垂慕容熙[10]384年407年河北、山東、山西、部分河南、部分遼寧中山北燕
後秦3姚萇姚泓384年417年甘肅、陝西、山西、河南長安東晉
西秦鮮卑4乞伏國仁乞伏慕末385年431年甘肅東部金城胡夏
後涼4呂光呂隆389年403年甘肅西部、部分寧夏、部分青海、部分新疆姑臧後秦
南涼鮮卑3禿髮烏孤禿髮傉檀397年414年青海、甘肅西部樂都西秦
南燕鮮卑3慕容德慕容超398年410年山東、部分河南廣固東晉
西涼3李暠李恂400年421年甘肅西部及部分新疆敦煌北涼
北涼匈奴3段業[11]沮渠牧犍397年439年甘肅西部、部分寧夏、部分新疆、部分青海張液北魏柔然
胡夏匈奴鐵弗3赫連勃勃赫連定407年431年陝西、部分內蒙古統萬城吐谷渾北魏
北燕高句麗3高雲[12]馮弘407年436年遼寧、河北和龍北魏


其他
國名民族君主人數首任君主末任君主國祚領土範圍國都亡於
前仇池9楊茂搜楊纂296年 - 371年武都陰平仇池前秦
後仇池7

楊保熾385年 - 443年隴西漢中天水一帶仇池北魏
宕昌7梁勤梁彌定? - 564年甘肅南部宕昌城西魏
鄧至12像舒治像檐桁430年 - 554年仇池以西,宕昌以南,約為四川北部。鄧至城西魏
冉魏漢族2冉閔冉智350年 - 352年河南、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前燕
譙蜀漢族1譙縱譙縱405年 - 413年四川大部成都東晉
桓楚漢族3桓玄桓振403年 - 405年長江中下游地區1.建康
2.江陵
東晉
翟魏丁零2翟遼翟釗388年 - 392年河南局部河南滑縣後燕
鮮卑8拓跋猗盧[13]拓跋什翼犍315年 - 376年內蒙古中部1.雲中
2.盛樂
前秦
西燕鮮卑7慕容泓慕容永384年 - 394年從陝西轉移到山西長子後燕
宇文部鮮卑7宇文莫槐宇文逸豆歸302年 - 344年遼東塞外無固定首都前燕
段部鮮卑9段日陸眷段龕310年 - 357年河北北部令支前燕
吐谷渾鮮卑19慕容吐谷渾諾曷缽313年 - 687年甘肅南部、青海、四川西北無固定首都吐蕃


[ 本帖最后由 janesim 于 11-1-2008 17:45 编辑 ]
刚刚上来YANBONG,但不知从何开始爬贴?欢迎使用 论坛导读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YANBONG

GMT+8, 5-1-2025 07: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重要声明:本网站是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本站对所有留言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用户不应信赖内容,并应自行判断内容之真实性。由于讨论区是受到「即时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即时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本站有权删除任何留言及拒绝任何人士留言,同时亦有不删除留言的权利。切勿撰写粗言秽语、诽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敬请自律。
Proudly hosted by
LinodeDigital Ocea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