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沉魚落雁 閉月羞花

[复制链接]
Persephone 发表于 11-1-2008 17: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成为YANBONG会员吧!
时下最热门的资讯、娱乐、贴图等分享都在这里等你发掘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沉魚」,西施

中國有一句成語叫:「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句成語現在被用來形容女子的美貌,但其實它最早是專指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貴妃。
而上述成語中的「沉魚」,指的就是西施。
西施,原名夷光,春秋戰國時代浙江人。當時浙江孛蘿山下有兩個村,一為東村,一為西村。村中多數姓「施」,因為施夷光住在西村,所以人稱「西施」。
傳說西施經常與女伴們在浦陽江邊浣紗,她那出水芙蓉般的容顏,被水裡的魚兒看到之後,都大為驚艷而沉入江底,因此有「沉魚」之說。
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當年吳王夫差打敗越國,越王勾踐忍辱偷生,同時對吳王百般慇勤以鬆其戒心。勾踐還想要以「美人計」來誘惑吳王,因此到處求訪美女。當他聽聞西施有「沉魚」般的美貌之後,便攜重金來找西施。西施為協助完成復國大業,只得犧牲小我,答應了這件事。
據說西施穿上了綾羅綢緞,坐上豪華馬車之後,更顯儀態萬千。好多路人爭相圍觀,為的就是要一睹她的迷人丰采。勾踐將西施帶回後,派樂師敎其歌舞儀態,足足三年,才讓大臣范蠡把西施和鄭旦一起獻給吳王,期望能麻痺吳王的鬥志。
范蠡將西施獻給吳王時,吳王驚為天人,以為是仙女下凡。伍子胥在旁邊提醒他說:「我聽說商朝因妲己而亡,周朝因褒姒而亡。只要是美女啊,都是亡國之物,大王您千萬不要接受啊!」可是吳王根本聽不進去了。
吳王得到西施之後,果然終日沈迷於西施的美色而不自知。他在姑蘇城建了一所「春宵宮」,開始他的夜夜春宵。並且還為西施建造了一個專供她跳舞的場所,據說每當西施穿上木屐,纖腰款擺、翩翩起舞時,吳王便如癡如醉無法自拔。吳王的萎靡無鬥志,荒廢朝政,導致眾叛親離,終於被越王勾踐消滅。
西施以其天生麗質的美色,助勾踐完成復國大事,可說成就了一樁好事。但她自己在完成使命之後,卻不知去向。有人說,曾經看到西施與勾踐的大臣范蠡一起泛舟五湖。但那也只是傳說。西施最終如何,無人知曉。
李白有詩《西施》一首,可為西施一生的最佳註腳: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
 勾踐征絕豔,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 本帖最后由 janesim 于 11-1-2008 17:2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Persephone 发表于 11-1-2008 17: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落雁之美──王昭君

王昭君,字嬙,西漢南郡人。王昭君出身書香之家,自幼聰穎清秀。
漢元帝時,王昭君以「良家子」被選進宮裡。氣質出眾又有見識的王昭君,因人品清高、不屑以巧取手段強求,所以進宮多年之後,仍沒機會受到皇帝的寵愛,不免「積悲怨」,鬱鬱寡歡。
正當此時,匈奴王呼韓邪單於來中土請求和親,當時後宮很多佳麗都怕被選去「和親」,因為誰都不願嫁到荒煙漫草的不毛之地,況且還要和匈奴人一起過著塞外生活。但王昭君知道這件事之後,竟自願請求出嫁於匈奴。
於是,漢元帝選好日子,讓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在長安成婚。當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才看到王昭君原來是個容貌姣好、氣質優雅的美女,當她站立在皇宮中時,整個皇宮都為之增色。漢元帝驚為天人,曾動了私念想要把王昭君留在身邊,但又怕失信於呼韓邪單於,只好作罷。
據說「昭君出塞」時,因感於離鄉背井及身世的飄搖坎坷,王昭君不禁悲從中來,彈奏「出塞曲」以抒發憂愁。不料,從旁飛過的大雁聽到這樣哀怨婉轉的曲調後,紛紛為這位絕世佳人的遭遇而柔腸寸斷、忘了振翅,以至於都掉落到地面上來。後人就以「沉魚落雁」中的「落雁」二字來形容王昭君的美。
王昭君遠嫁匈奴之後,與呼韓邪單於育有二子。成帝建始二年,呼韓邪單於過世。因為繼任的呼韓邪單於的大閼氏的長子想要娶王昭君為妻,王昭君於是上書給漢成帝,希望能返回故國。不過,漢成帝顯然沒有認同她的想法,反而是要她遵守匈奴的風俗,嫁給繼任的單於。後來,王昭君只好嫁給第二任丈夫,還生了兩個女兒。
王昭君出塞和親之後,長期紛擾的胡、漢兩國戰事為之停歇,總共維持了六十多年的和平,這不可不說是王昭君的功勞。也因此,有人認為王昭君在歷史上的功勞可與漢代名將霍去病齊名。
王昭君死後,匈奴為其立碑紀念。今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城的「青塚」,據說就是王昭君當年的墓園。墓園內王昭君與呼韓邪單於的雕像相傍而立,似在緬懷那世的跨國姻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Persephone 发表于 11-1-2008 17: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閉月」絕色──貂蟬

貂蟬是中國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楊貴妃和貂蟬)中唯一沒有被載入正史的,關於她的傳說,都源自於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據《三國演義》中描述,貂蟬是司徒王允的義女,國色天香,年方十五,正是如花似玉的年華。由於時值漢末,董卓專權亂政,王允日夜憂心朝政。貂蟬知悉義父憂慮國事,便在月下焚香祈禱,願能解父憂。這就引發出後來貂蟬周旋於董卓和呂布之間的一段愛恨情仇。
董卓,隴西臨洮人,為人暴躁驕傲。《三國誌》說他「少好俠」,喜歡與地方豪帥相交。後因有功封為幷州刺使,漸雄據一方。漢末朝亂,大將軍何進請董卓進宮剷除宦官,不料何進卻先被宦官除掉。於是董卓自作主張廢少帝、立獻帝,並挾獻帝以令諸侯。
而呂布,原為東漢武將,驍勇善戰但為人勢利,董卓篡漢,收呂布為義子。王允得知此兩人皆為短視近利、好色之徒,為了離間董卓與呂布,他巧妙的運用了「連環計」。他先將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著將貂蟬獻給董卓,製造董卓和呂布之間的妒忌與紛爭。
據說有一回呂布趁董卓不在時,密會貂蟬,貂蟬向呂布假意哭訴,傾訴自己被董卓霸佔的委屈,這使呂布對董卓更加不滿。此時,不巧董卓回來撞個正著,看見義子呂布正和自己的愛妾約會,於是,怒火中燒的董卓憤而搶過呂布的「天方畫戟」,欲刺殺呂布。但被呂布脫逃。此後,董、呂兩人互相猜忌,貂蟬以甜言蜜語最終說服了呂布,將篡漢亂政的董卓消滅掉。
《三國演義》中對貂蟬的描述其實只有到此,貂蟬的結局如何,由後人自己想像。所以有人認為貂蟬只是文學中的虛構人物。不過,今有學者考證,指出貂蟬確有其人。她是出生在漢代幷州郡九原縣的一位任姓女子,十五歲被選入宮,掌管漢代朝臣們戴的官帽及配飾等,當時把官帽及配飾等叫做「貂蟬」,因此人們就直呼她為「貂蟬」了。
貂蟬的美,在傳說中有這麼一段故事:
話說貂蟬在花園中拜月祈禱,希望為義父分憂解勞時,一陣清風吹來,帶來的雲朵將皎潔的明月給遮住了。於是人們便傳說:那麼美的月亮,見到傾城傾國的貂蟬,也不得不自慚形穢的躲起來了。後人便以「閉月」來形容貂蟬之美。
不論貂蟬是否真有其人,經過羅貫中筆下的生動描寫,將貂蟬塑造成一位不獨有美貌、更有智慧的內外兼備的美女,在動盪不安的年代,為自己的國家社會做出不凡的貢獻,永遠令人敬佩!








刚刚上来YANBONG,但不知从何开始爬贴?欢迎使用 论坛导读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Persephone 发表于 11-1-2008 17: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眸一笑百媚生---楊貴妃

楊玉環出生於滿州永樂(今山西永濟),父親是蜀州的司戶楊玄琰。
傳說開元年間,楊玉環被選進宮來,因思念家鄉,常到花園散心。有一次在花園賞花時,被宮女看到凡被楊玉環撫摸過的花,都羞澀的低下頭來,此事流傳開來,於是人們就用「羞花」來比喻楊玉環的美。
開元23年,楊玉環16歲,嫁給玄宗之子壽王。一次因緣際會,宦官高力士帶著楊玉環入溫泉宮,恰巧碰見了玄宗,玄宗從此對她一見鐘情。為了圓這段感情,玄宗煞費苦心。首先安排楊玉環出家為道姑,並改名太真,在太真宮中帶髮修行。五年之後,才讓她還俗,冊封為貴妃。「楊貴妃」一詞由此而來。
唐玄宗沉溺于楊貴妃的姿色之中,過著“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的日子不過,此時的楊玉環已27歲,而唐玄宗更是61歲的白髮老人了。
雖然如此,楊貴妃在後宮中的地位仍是無人可比,白居易就曾說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不但楊貴妃自己受寵幸,她的家族也因此盛極一時。很多百姓都羨慕生有女兒的家庭,希望女兒們能像楊玉環一樣,為自己的家族帶來榮耀。楊貴妃的大姐被封為韓國夫人,三姐被封為虢國夫人,八姐被封為秦國夫人。她的堂兄楊國忠雖好賭,但竟也被封官入朝,並且仗著楊貴妃的關係,把持朝政、胡作非為。
所謂「樹大招風」,楊氏家族的跋扈囂張,再加上唐玄宗有了楊貴妃後沉溺於酒色,使得政治更形敗壞,這些來自臣民的怨聲載道就都集中在楊氏家族身上,成為日後楊貴妃招致殺生之禍的伏筆。
天寶14年,早已蠢蠢欲動的安祿山,以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叛軍一路勢如破竹,直指長安而來。次年,唐玄宗在慌亂中帶著楊貴妃出逃蜀中,楊國忠隨行。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西)時,一路護駕的將士們不肯再前進,他們一致認為這次的戰亂是因楊國忠和楊貴妃而起,要求處死楊貴妃和楊國忠。
唐玄宗本來還想替楊貴妃開脫罪名,認為安祿山的叛亂與楊國忠有關係,的確該誅,但楊貴妃無罪,應赦免。但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唐玄宗的話已經起不了作用,六軍都認為楊貴妃乃禍國紅顏,不殺貴妃則難平軍心。
在此種情況下,唐玄宗不得已只好賜楊貴妃白綾一條,使其自縊在梨樹下。白居易〈長恨歌〉中曾感嘆道:「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楊貴妃被賜死時,年僅38歲。一代紅顏,香消玉隕。
此正是: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門。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裏。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據說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後,曾派人去梨樹下尋找楊貴妃的屍體,但未尋得。另有一說她當時曾被解救,並且渡海到日本隱居,在日本山口縣也曾流傳這樣的說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ee2468 发表于 11-1-2008 17: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詩。。。:yct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YANBONG

GMT+8, 5-1-2025 07: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重要声明:本网站是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本站对所有留言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用户不应信赖内容,并应自行判断内容之真实性。由于讨论区是受到「即时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即时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本站有权删除任何留言及拒绝任何人士留言,同时亦有不删除留言的权利。切勿撰写粗言秽语、诽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敬请自律。
Proudly hosted by
LinodeDigital Ocea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