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成为YANBONG会员吧! 时下最热门的资讯、娱乐、贴图等分享都在这里等你发掘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歐洲稱雄世界的背景
早期的農業帝國往往被其週遭環境所限制,其生產力持續低下,並且很易因自然災害而出現民變,致使政權出現轉變。但是在公元1000年左右,世界歷史出現了質的改變。經由貿易累積而來的先進技術與財富拓闊了世事的可能性。這些轉變在農業大國裡最為顯著,如中國、印度與部份伊斯蘭世界。
中國是首個於公元1000年左右發展出先進的貨幣經濟並且打破早期環境限制的國家。其時中國的自耕農不再自給自足,而是將其生產換取其他物品。而其農業系統是在當時歐亞大陸裡最為發達的,因為其擁有最大的未都市化土地。其技術是當時世界裡最為先進的,並且在鐵器生產、活塞風箱、懸索橋建設、印刷與指南針領域具有壟斷地位。。此時中國的宋朝看似處於和600年後歐洲出現巨大轉變的同一位置,然而其卻於此時受到北方女真族的攻擊,只能退居江南,經濟發展受到打擊,在最後更於公元1279年被蒙古人所建立的元朝消滅。
表面上,於公元14世紀開始的歐洲文藝復興只是因應世界其他地方的轉變而誕生。但其卻引發了研究學問的精神,並導致了人文主義、科學革命,並最終致使工業革命出現。然而,在公元17世紀所出現的科學革命並沒有立即對技術革新起到作用,直至公元19世紀後半,科學理論上的改進才實際應用至發明創作裡。歐洲在公元18世紀所發展出的兩大優勢為︰企業文化與跨大西洋貿易所積累的財富。但是在公元1750年,世界上勞動生產力最大的國家,中國的經濟,仍然處於與以跨大西洋貿易為主導的歐洲經濟同一水準上。。
對於歐洲於公元1750年後開始主導世界,成為工業革命中心的現像,有著很多不同的解釋。馬克斯·韋伯(MaxWeber)認為這是因為宗教改革使得歐洲人變得更為勤勞。另一種社會經濟學解釋則以人口統計學的角度來解釋︰歐洲因為有著終生獨身的神職人員、殖民活動、高死亡率的都市中心、接連的戰爭和遲婚,使得其人口增長相較亞洲的國家而言受到較多的限制。勞工短缺意味著資源可以用在節省勞工的技術改革上,如水輪與磨坊、紡紗機與織布機、蒸汽機與輪船,而不是以巨大的資源來維持龐大的人口。亦有人認為歐洲的制度較為優越,其較世界其他地方更著重財產權與自由市場經濟,然而在近年,部份學者如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開始挑戰這種觀點。
歐洲的地理亦在此扮演著重要角色。中東、印度與中國皆被山脈所圍繞,但一旦越過這些天然屏障則是一片廣闊的陸地。對比之下,阿爾卑斯山、庇里牛斯山與其他山脈橫貫歐洲,使得歐洲大陸被分割為數個地區。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歐洲大陸在面對中亞民族入侵時得到保護。在火器出現前的年代,所有歐亞大陸的土地均受到中亞草原民族的侵擾。這些遊牧民族在軍事上較處於大陸邊緣的農業國家優越,一旦其成功越過諸如印度與中國外圍的山谷時,則變得銳不可擋,而這些入侵往往是毀滅性的。伊斯蘭黃金時代於公元1258年隨著巴格達被蒙古人攻陷而消亡,而印度與中國亦被其大舉入侵。歐洲大陸,特別是西歐則較少受到其蹂踚。
此外,歐洲的地理亦帶來與別不同的地緣政治。中國、印度與中東地區在歷史上往往自有著一個主導的國家。在公元1600年左右,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控制大部份中東地區、明朝主導著中國地區、而蒙兀兒帝國則控制著北印度。與之對比,歐洲大陸則存在著很多不同且關係錯綜複雜的國家。泛歐洲帝國,除了早期的羅馬帝國外,均持續不了多少時間。然而,在敵對邦國間的高度競爭卻是歐洲在其後成功的因素之一。在其他地方,穩定往往勝於發展,如中國的海軍發展因為明朝的海禁政策而近乎停滯。在歐洲則沒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海禁政策,因為諸國林立,要使各國皆奉行同一政策極為困難。如果任何一個邦國自行引入這樣的一種限制,則其將會很快地墜後於競爭者,結果自取滅亡。
另一無庸置疑,使歐洲興起的地理因素則是地中海,上千年來,其扮演著海上的高速公路,培養了海上貿易、人際與思想交流和發明創造。
而在其他熱帶地區,則經常受到自然災害與寄生蟲的影響,使得當地人民的體格較為虛弱,並且使得其飼養的家禽往往出現大量損失,而所耕作的農作物則無法按時收成。
重商主義的歐洲
文藝復興於十四世紀在歐州開始。儘管一些現代學者對這一人文藝術思潮是否有益於科學仍尚存疑慮,但是這個時期的確極大地促進了阿拉拍地區與歐州的融合。這裡最重要的成就是所謂的小帆船,這種小帆船結合了阿拉伯三角帆與歐州方形索船的優點,成為能夠橫跨大西洋的第一種艦船。由於航海技術的發展,這就從技術上允許哥倫布於1492年橫跨大西洋,並將非洲、歐亞大陸與美洲聯繫在一起。
作為最著名的對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外部關聯事件之一,這給兩個大陸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歐州給美州帶來了從來未曾遇過的疾病,有一個不是很精確的數字,據說或許有超過九成的美州土著人死於一連串毀滅性的傳染病中。此外由於歐州所擁有的技術性優勢,諸如騎兵、鋼鐵和槍炮等,這使得他們征服了阿茲特克人、印加帝國以及其它的北美文明。
從美州的土地上以及人民手中剝奪到的黃金和其它資源,皆被船運至歐州。與此同時,大量的歐州殖民者開始向此處移民。為了滿足新興殖民地對勞動力的大量需求,將非洲人做為奴隸的販賣活動開始了。很快美州許多地方都充滿了奴隸這一下等階層。在西非,一系列的國家沿著奴隸海岸而興起,這些國家因剝削較自己國土更為深入的非州中心各處的人民而繁榮起來。
「拋錨中的聖瑪麗亞號」,於1628年由安利斯(Andries van Eertvelt)所繪,展示了哥倫布航行所用的卡瑞克帆船(carrack)的外貌。
歐州因海上擴張而獲得的地理學知識,大部份都是由歐州大陸的大西洋沿岸國家: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蘭西及荷蘭所貢獻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是第一批主要的征服者,並且對西方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很快,更北邊一些的國家,如英國、法國和荷蘭開始取代其位置,統治了大西洋。通由一系列的戰爭,先是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的戰爭,後是拿破崙戰爭,英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其形成了橫跨全球的強大帝國,在其顛峰時期幾乎控制了世界陸地的四分之一,並因此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與此同時,取代元朝而統治中國的明朝(1368年-1644年),在立國初期,曾有著龐大的航海活動,然而卻在鄭和七下西洋後停止,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也因滿族入侵而中斷。明朝最終被滿族人消滅,清朝代之而興。這個朝代最初是平靜和繁榮的,但後來卻不斷面臨來自西方的侵犯。
就在入侵美洲後不久,歐洲人利用技術上的優勢開始入侵亞洲。19世紀初,不列顛已經控制了南亞次大陸,埃及和馬來半島;法國控制著印度支那;荷蘭則佔據了荷屬東印度群島。英國同時還控制著一些仍屬於新石器時代人類的地區,諸如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南非,並且英國在美洲殖民地的居民大量涌入這些地區。到19世紀末期,連非洲最後一塊無主土地也被歐洲列強瓜分了。
歐洲的理性時期直接引發了科學革命,這場革命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並為工業革命奠下基礎。工業革命發源於英國,它使用新式生產模式如工廠、大規模生產、機械化等,使之可以更快的速度,更少的勞動力生產更多的產品。理性時期同時導致了18世紀晚期的美國和法國革命,催生了今天所知的民主。民主的發展對世事和生活質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工業革命時期,世界經濟建立在以煤為能源的基礎上,與之相應的是新的運輸方式如鐵路及蒸汽船的出現,這使世界變得更小了。與此同時,工業污染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破壞,較諸人類發現並掌握火開始之時,多了數十倍。同時,工業污染和對自然的破壞與人類在文明初期發現火以來相比,以數十倍的速度飛速增長。
科技主導
1945年在長崎投擲的原子彈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也標志著冷戰的開始。
整個二十世紀見證了歐洲影響力的衰弱,這部分是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歐洲內部的破壞,同時也由於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superpowers)的崛起。二戰後,世界各國為了消除國家間的衝突和阻止未來再現戰爭,而建立了聯合國,但這目的並沒有完全實現。1990年後,蘇聯的解體使得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強國,也有些人稱之為「超級強國」 (hyperpower)。
二十世紀同樣見證了意識形態對於世俗社會的強大影響。首先是俄羅斯在1917年十月革命後進入了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為1945年後的東歐和1949年後的中國所接受,並且於1950年代至1960年代廣泛影響了第三世界國家。1920年代,軍國主義的法西斯專政者們控制了德國、義大利、日本和西班牙。
這些轉變體現於空前的規模和破壞性戰爭中。第一次世界大戰摧毀了歐洲古老的君主政體,削弱了法國和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見證了軍國主義在歐洲的興起和毀滅以及共產主義在東歐和亞洲的崛起。緊接著的就是持續四十年以美蘇為首以及他們各自盟友間的冷戰。核武器的發明將整個人類社會和各種不同的生活形態都置於一種危險的狀態中。冷戰所帶來的軍備競賽摧毀了蘇聯的經濟基礎,這個龐大的國家終於分崩離析,其部份從屬國重新以聯盟的方式組成了俄羅斯聯邦,而其他的則投向了西方世界的懷抱。
本世紀同樣見證了技術的長足進步,以及平均壽命和生活質量的極大提升。世界經濟的基礎由煤轉化為石油,新的通信和運輸技術的發展使得世界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儘管城市的污染要低於使用煤的時代,但是技術的進步依然帶來了許多環境問題。
1972年發射的阿波羅17號,為人類最近的一次登月活動。
20世紀下半葉,信息時代和全球化極大地促進了貿易和文化交流。太空探測已經超出了太陽系。攜帶生命密碼的去氧核糖核酸被發現了,人類基因組也正在排序中,這有望最終改變人類對於疾病的認識。現在一年中發表的科技論文比1900年以前所有發表的科技論文的總和還要多,並且以15年增加一倍的速度發展著。全球的文化水準也在不斷增長,生產糧食所需的勞動力在這個世紀里不斷地下降。
然而,這個時代還面臨著許多可以使人類文明毀於一旦的風險,這些風險可能來源於一些無法控制的全球危機,諸如核擴散、溫室效應、其他由於化石燃料所引起的環境退化、因爭奪資源而導致的國際衝突、快速傳播的像愛滋病之類的傳染病及近地小行星和彗星的撞擊等。
國家的發展總是從獲得的希望與失去的恐懼中獲得動力。國民對自己國家的認同,總是在外來者威脅而產生的鬥爭裡所獲得。在20世紀終結的時候,世界見證了一個可視為新型的超級大國——歐盟的興起。類似於歐盟,亞洲、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國家也採取了一些試探性的步驟。然而,由不同的人,為了不同的目的所組織起來的國家,其產生、興旺、崩潰還會繼續地引發戰爭,並會伴隨著死亡、殘疾、疾病、饑餓以及種族屠殺,循環不斷。
全球化與西方化
歐洲諸國在政治上統治著全球,它們在歐洲以外的世界上大部份地區都建立了殖民地。西方文化由於工業革命而開始了現代化進程,並在19至20世紀間統治了世界,但同時它也被其它文明影響了。雖然總的趨勢是歐州強勢的統一,但在世界的不同地區仍然存在著巨大的文化差異。
從15世紀到19世紀,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蘭西和大不列顛等商業帝國統治著海洋。18和19世紀的工業化以及社會和政治的變革使西方世界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產生不少的優越感。非洲和亞洲的大部都是由歐洲控制的,同時歐洲的後裔還統治著澳洲和美洲。關於「重塑世界」的新意識形態也逐漸浮出水面。社會達爾文主義者和帝國主義分子大都認為白種人更加優越,這使得他們相信應該靠著引進西方的生產方式(經濟)、意識形態,諸如基督教等使「野蠻人」變得文明起來。用這種方式,儘管不能指望「野蠻人」變得像白人一樣,但至少可以使他們獲得一種更加「美好」、「道德」的生活方式。社會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也想籍此來使西方國家的工人階級變得「文明」起來。
社會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在很大程度上相信(並且繼續相信)社會在很大程度上要為處於其中的公民的行為負責,並且社會本身也應該朝著更好的方向變化。美國保守派、歐州自由主義者以及所有的自由意志主義者都相信(並且繼續相信)自由和市場的力量。其認為每個人應該為自己負責,並且認為社會應該保證個人的自由以達到人的全面發展。而基督徒,不管具有何種政治意識形態,則都相信個人與教堂或神的聯繫對於一個完滿的生活是一個關鍵性的因素。穆斯林、印度教教徒、佛教徒和其他的一些宗教則有著其本身的宗教概念。
20世紀經歷了這些意識形態領域最劇烈的分化。在納粹德國戰敗後,社會達爾文主義趨於沒落。蘇聯與美國促使了非殖民化運動。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與嬉皮士反文化運動在人文主義意識形態中起了主導地位,其影響,直至今天,仍在西方國家中延續。
社會主義者試圖以多種不同的方式改造社會。最具代表性的是社會民主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民主主義者嘗試通過以多黨合作的方法來建立社會主義社會。與此同時多數西方國家陸續建設為福利國家,這一做法也得到左翼基督徒與自由主義者思想上的認同。但今天福利國家理念的魅力不及往日,因為其投資的低效率拖延了經濟的發展。共產主義者試圖通過消滅舊社會以及相生的社會精英與意識形態來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其結果是導致了大屠殺與物質上的貧窮,其思想也廣被質疑。蘇維埃和中國的領導人與知識分子們發現了西方市場經濟的自我調節機制促使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繁榮,而對比之下其傳統計劃經濟機制卻使社會經濟陷於泥潭,於是他們決心改革自己的經濟制度,變得更加資本主義化。
非西方文明起初由西方的殖民主義者所霸佔,其對當地居民施以極其嚴苛的統治。民族主義與共產主義運動風行了這些地區,萌發了其民族意識和對平等權利的追求。許多亞洲與非洲的殖民地在1960年代後取得了獨立,但是其經濟並沒有取得預想中的發展,甚至在獨立之後變得更糟。連綿不斷的內戰與獨裁統治破壞了國家的社會與經濟。這其中的緣由通常被歸結為以美國為首的新殖民主義。今天許多拉丁美洲國家與亞洲國家開始邁入第一世界行列,但多數非洲與中東國家仍在停滯之中。
世界各國的保守主義者與民主主義者擔心社會會在現代化與新意識形態的影響下趨於瓦解,故試圖扭轉這種潮流。保守主義在世界上許多國家與地區仍十分流行。在美國政府中,新保守主義近年有所抬頭。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企圖對西方文化發動戰爭來阻止伊斯蘭宗教的世俗化。許多中東與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國家領導人與知識分子均指責西方「不道德」的生活方式。這多半來自其宗教里關於來生的信仰以及由此引發的對其永生中「罪行」懲罰的恐懼。
嘗試以軍事征服或革命來統一世界的方法並不成功。民族國家成為了西方世界最重要的構成方式。19世紀的殖民帝國多以民族國家組成,他們控制了大量的領土與土著人口。在20世紀,民族國家組成了聯合體。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國際聯盟軟弱地維持著各國的關係並試圖防止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合國成立,冀望解決單個國家所無法解決的爭端,但同樣力不從心。國際聯盟和聯合國都是依賴於自己的個體成員國的自願合作與貢獻來工作的,當這些組織沒有大國支持時,根本無法運作。這在1920年代與1930年代間和冷戰時期十分明顯。世界上仍有許多地區並不是由民族國家構成,而由數個民族組成國家,這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十分常見。在阿拉伯地區也僅有一小部分是民族國家。
自由市場經濟的規模與數量自19世紀以後戲劇性地增長。但直至1989年蘇聯解體之前,國有計劃型經濟仍被認為是另一切實可行的方案。自由市場經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並帶來了生活水準的巨大提高。貨物的自由貿易與信息的流通增進了國與國之間的合作與互相依賴程度,此進程被人們稱為全球化。
人口爆炸成為了世界範圍內的最大的難題之一。很早以前已由思想家馬爾薩斯與馬克斯·韋伯提出。後者擔心中國與印度將會以歐洲為代價來爭奪資源發展自己的經濟,並呼籲德意志帝國主義者採取措施防止大多數德國群眾的貧困。20世紀的經濟與技術發展證明了西方國家的經濟增長可通過內部發展實現。如今第三世界擁有的社會財富已可以和韋伯時代的西方國家相比。最近幾十年,中國、印度、與拉丁美洲的經濟發展也同時為西方國家創造了許多就業職位。但增長的人口也對有限的資源索以更大的需求,並由此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而自20世紀開始,美國文化亦對整個世界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好萊塢電影和爵士樂自從1920年代以來統治了整個西方世界。青年文化亦源於美國,牛仔褲、T恤衫、美式風格的廣告和流行音樂在1960與70年代後在世界廣為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