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ephone 发表于 25-1-2008 22:39:26

[唐朝] 唐代名將 郭子儀

郭子儀,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
郭子儀出身一個中層官吏家庭,
是通過武舉考試走上政治舞台的。
天寶八載,為橫塞野軍使,
天寶十三載,為天德軍(合內蒙烏拉特前旗北)使,
兼九原(今內蒙烏拉特前旗西)太守與朔方節度使右兵馬使。

郭子儀在軍事上大顯身手是在安史之亂爆發以後。
天寶十四載安祿山叛亂初起,
郭子儀即調任朔方節度使(駐靈武,在今寧夏靈武西),
並奉命率軍東討叛軍。
正當叛軍逼近潼關,
威脅京師的時候,郭子儀初戰獲捷,
靜邊軍(今山西右玉)一戰,消滅叛軍七千人,
繼又攻下雲中(今山西大同)、馬邑(今山西朔縣東),
打通東陵關(今山西代縣東),為繼續東進開闢了道路。

至德元載,實際改元是在七月二月,
由郭子儀推薦的新任河東節度使李光弼東出井陘(今河北井陘西北),
攻下常山(今河北正定)。叛軍史思明部妄圖奪回常山。
雙方相持四十餘日,李光弼向郭子儀告急。
郭子儀於四月兵至常山,與李光弼合兵一處,共十餘萬人,
九門(今河北正定東)一戰,大敗叛軍。
這時,郭子儀曾經建議,北取范陽,
直搗叛軍巢穴以減輕潼關的壓力,但沒有得到玄
宗的許可。

七月,肅宗在靈武即位,由於他勢單力薄,岌岌可危,
遂調郭子儀部到靈武,並以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兼宰相。
郭子儀認為河東(今山西永濟)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東下可進東京,西上可取長安。
於是,他派人秘密潛入河東,準備內應唐軍。
至德二載二月,郭子儀率軍從洛交(今陝西富縣)進攻馮翊(今陝西大荔),
逼近僅一河之隔的河東。
河東城內有人乘機內應唐軍,殺叛軍近千人。
叛軍守將崔乾祐越城逃走,郭子儀乘勝追擊,
斬敵四千人,俘虜五千人,順利攻下河東。
由於唐軍連戰告捷,肅宗也由靈武到了鳳翔(今陝西鳳翔)。
四月,即命郭子儀為天下兵馬副元帥(元帥為皇子李俶),繼續征討叛軍。
九月,郭子儀率唐軍十五萬,逼近長安,
與叛軍十萬人相持於長安西南香積寺北灃水之東。
經過激戰、叛軍全線崩潰,唐軍收復長安。
郭子儀乘勝東進,追叛軍至潼關,殺敵五千人,
佔領華陰(今陝西華陰)、弘農(今河南靈寶)。
這時,安祿山已死,其子安慶緒放棄洛陽,
北渡黃河,走保鄴(今河南安陽北),唐軍收復洛陽。

肅宗回到長安,召郭子儀還京。
肅宗派人隆重迎接郭子儀於京城以東的灞上,見了郭子儀。
感激涕零的說:「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

乾元元年九月,肅宗調動各路大軍進攻安慶緒。
參加作戰的九節度使中,郭子儀、李光弼戰功最多,
威信最高,肅宗不願把軍權交給他們,所以不設主帥,
只命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
總攬全局。
 
郭子儀等唐軍圍鄴,並引漳水灌城,安慶緒不僅遭水災之苦,
而且城中極其缺糧,甚至老鼠也成了貴重食物,一鼠可賣四千錢。
這正是破城良機,但因兵眾無主,無人統一指揮,以致坐失良機。

史思明為援鄴而截劫唐軍的糧草,又以聲東擊西的戰術不斷襲擊唐軍。
於是,乾元二年三月,唐軍與史思明叛軍展開激戰。
正當激戰之際,大風忽起,吹沙拔木,天昏地暗,咫尺不辨敵我。
混戰中雙方均遭重大損失。
郭子儀退向河陽(今河南孟縣),保衛東京。
這次戰役的失利,魚朝恩有責無旁貸之過,但他為了推卸責任,
竟誣陷郭子儀作戰不力。肅宗遂召郭子儀還京,並免其軍職,
還以李光弼為天下兵馬副元帥,取代郭子儀的職務。

郭子儀在京閒得無聊,黨項等羌人卻在京西不斷製造事端,
威脅長安。肅宗為了借重其威名,遂命郭子儀為邠寧、鄜坊兩道節度使,
但只是徒有其名,因為他還不能離開京師。
寶應元年二月,絳州(今山西新絳)駐軍糧餉不繼,軍心不穩。
王元振藉口士卒思郭子儀而發動兵變、殺了朔方等諸道行營都統李國貞。
肅宗遂封郭子儀為汾陽王,並以其為朔方、河中、
北庭、潞澤節度行營兼平興、定國等軍副元帥,鎮守絳州。
郭子儀並不因為王元振擁護自己而有所姑息,
反而斥責王元振殺害主帥會給叛軍提供可乘之機,
遂殺王元振與其同謀者四十人。
同時也解決了糧餉問題。
這些措施,穩定了軍心,效果很好。

不久,代宗即位,又解除了郭子儀的兵權,調他回長安。
正當唐政府邊兵內調,把主要力量用於平定安史之亂的時候,
西方的吐蕃,黨項就乘機向東發展勢力,
鳳翔(今陝西鳳翔)以西,邠州(今陝西彬縣)以北的地方,已失去控制。
郭子儀看到這種危機的存在,曾建議不可忽視這方面的問題,
但都沒引起代宗的重
視。
廣德元年九月,吐蕃開始東進,邊將向朝廷告急,
宦官程元振置之不理,根本不向代宗報告。
吐蕃順利東下,很快到達涇州(今甘肅涇川),
涇州刺史高暉投降,並引吐蕃深入內地,
一直過了邠州(今陝西彬縣),代宗始有所聞。
吐蕃繼續東進至奉天(今陝西乾縣)、武功(今陝西武功西),
京師震動,代宗才命雍王李適為關內元帥,
郭子儀為副元帥,出鎮鹹陽(今陝西鹹陽東)。
郭子儀久居京師,手下沒有軍隊,
臨時湊集了二十餘人到鹹陽,面對二十餘萬敵軍,當然難以有所作為。
他派人向皇帝告急,由於程元振從中作梗,也未能見到代宗。
吐蕃逼近長安,代宗倉促出奔陝州,郭子儀循秦嶺而東,
沿途收容唐軍散兵,駐軍在商州(今陝西商州)。
他認為從商州出藍田(今陝西藍田),吐蕃自然不敢東進,
代宗在陝州也就安全,於是,代宗沒再堅持調他東去陝州的意見。

郭子儀派長孫全緒率二百騎出藍田,觀察敵情。
長孫全緒白天擊鼓張旗,虛張聲勢;
夜間多處燃火,使吐蕃不解其意。
同時,還有數百人於夜間在長安城中擊鼓吶喊,
還發出郭子儀將率大軍到來的消息使吐蕃惶恐不安。
在這四面楚歌聲中,吐蕃感到無力控制長安,只得撤兵西去。

十二月,代宗回到長安,郭子儀等到滻水以東迎接。
代宗羞愧的對郭子儀說:
「用卿不早,故及於此。」自此以後,郭子儀的聲望更高了。

安史之亂結束後,僕固懷恩率朔方兵駐屯汾州(今山西汾陽)。
河東節度使辛雲京懷疑僕固懷恩與回紇有勾結,
遂向代宗密奏僕固懷恩欲反。
僕固懷恩受到猜疑,有詔書也不敢進京。
當代宗徵求除去僕固懷恩之策時,
有人建議:僕固懷恩所統之兵皆郭子儀舊部,
如果派郭子儀去統領這支軍隊,僕固懷恩就一籌莫展了。
代宗遂命郭子儀為關內、河東副元帥、河中節度使。
僕固懷恩感到危在旦夕,遂舉兵反唐。
他進攻太原失敗,帶三百人逃往靈州(今寧夏靈武)。
郭子儀到了汾州,僕固懷恩所部,皆鼓舞涕泣,喜其來而悲其晚。

僕固懷恩到了靈州,勾結回紇、吐蕃,大舉內進。
郭子儀奉命出鎮奉天(今陝西乾縣),在乾陵之南大敗僕固懷恩。

永泰元年九月,僕固懷恩煽動吐蕃和回紇兩國聯合出兵,
進犯中原。大兵三十萬,一路連戰連捷,直逼涇陽。
涇陽的守將是郭子儀,奉命前來平息叛亂的,這時他只有一萬餘名精兵。
面對漫山遍野的敵人,郭子儀知道形勢十分嚴竣。
正在這個時候,僕固懷恩病死了。
吐蕃和回紇就失去了中間的聯系和協調的人物。
雙方都想爭奪指揮權,矛盾逐漸
激化。兩軍各駐一地,互不聯繫往來。
吐蕃駐紮東門外,回紇駐紮西門外。

郭子儀想到何不乘機分化這兩支軍隊?
在安史之亂時,回紇將領曾並肩作戰,對付安祿山。
他秘密派人前往回紇營中轉達郭子儀
想與過去並肩作戰的老友敘敘情誼。

回紇都督藥葛羅,也是個重視舊情的人。
聽說郭子儀就在涇陽,十分高興。
但是,他說:「除非郭老令公親自讓我們見到,我們才會相信。」
郭子儀聽到匯報,決定親赴回紇營中,會見藥葛羅,
敘敘舊情,並乘機說服他們不要和吐蕃聯合反唐。
將士們深怕回紇有詐,不讓郭子儀前去。
郭子儀說:「為國家,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我去回紇營中,如果能談得成,這—仗就打不起來了,
天下從此太平,有什麼不好?
」他拒絕帶衛隊保衛,只帶少數隨從,到回紇營去。
藥葛羅見真的是郭子儀來了,非常高興。
設宴招待郭子儀,談得十分親熱。
酒宿時,郭子儀說道:
「大唐、回紇關係很好,回紇在平定安史之亂時立了大功,
大唐也沒有虧待你們呀!今天怎麼會和吐蕃聯合進犯大唐呢?
吐蕃是想利用你們與大唐作戰,他們好乘機得利。」
藥葛羅憤然說道:「老令公說得有理,我們是被他們騙了!
我們願意和大唐一起,攻打吐蕃。」
雙方馬上立誓聯盟。
吐蕃得到報告,覺得形勢驟變,與己不利,
他們連夜準備,拔寨撤兵。
郭子儀與回紇合兵追擊,擊敗了吐蕃的十萬大軍。
吐蕃大敗,很長一段時期,邊境無事。
建中二年六月,郭子儀去世,終年八十五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朝] 唐代名將 郭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