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 孔祥熙
孔祥熙(1880年 - 1967年), 字庸之,號子淵,中國民國時期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亦是一名銀行家及富商。孔祥熙的妻子為宋靄齡。孔與宋子文、蔣介石為姻親關係。孔祥熙長期主理國民政府財政,但亦被不少人認為是國民黨內,顯要的以權謀私官僚。孔祥熙生於山西太谷縣。其父孔繁慈是一名貢生,以教書為生。孔祥熙年少時隨父親讀書。1889年孔祥熙患上痄腮,中醫治療無效,只好求救基督教公理會傳教士開設的西醫。翌年,孔進入教會所辦之華美小學。1894年小學畢業後,到公理會於直隸通州開設的潞河書院升學,並且受洗成為教徒。1900年爆發義和團運動,孔祥熙暫回家鄉。但山西在巡撫毓賢的唆使下,亦出現義和團焚燒教堂、屠殺教民。原本在太谷縣的傳教士及教徒亦被殺害。孔祥熙及家人依靠鄉親收容方纔脫險。義和團被鎮壓後,孔祥熙協助教徒的後事,並且聯絡和幫助教會進行之後的善後工作。教會對孔的表現甚為賞識,於是決定送他到美國留學。1905年,孔祥熙於俄亥俄州歐伯林大學畢業,之後進入耶魯大學,主修礦物學,1907年得碩士學位。同年回到中國,在家鄉太谷縣創辦銘賢學堂。學堂包括中小學,孔自任校長,部分科目由公理會傳教士任教。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孔調集太谷的商團及銘賢學堂學生,組成民團負責地方秩序,之後被推舉為山西中路民軍總司令,至1912年南北議和後去職。孔祥熙辦教育時同時營商,1912年獲得了英國亞細亞殼牌火油公司在山西的獨家代理權,經營煤油買賣,由此獲利甚豐。1913年,孔應邀去日本,擔任「中華留日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在東京期間﹐為孫中山的中華革命黨籌集經費;並曾為孫中山處理文件,兼且結識了當時任孫中山英文秘書的宋靄齡。
1914年﹐孔祥熙與宋靄齡於日本結婚。翌年二人回到山西,孔繼續經商和辦教育。之後被山西督軍兼省長閻錫山聘為參議。1923年,應邀任中俄交涉駐奉天代表﹐並替孫中山聯絡各北方將領。1925年3月,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孔祥熙是總理遺囑的見證人之一。1926年,孔到美國為銘賢學堂開辦大學部籌款,並且接受歐伯林的名譽博士學位。
1926年孔祥熙回廣州,任國民政府廣東省財政廳長,兼理後方財務。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清黨後,孔協助蔣介石在上海拉攏各方勢力。1928年孔任南京政府工商部長。1930年改為實業部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辭去國民政府主席,孔祥熙亦同時請辭。1932年奉命到歐美考察,同時秘密向德國、義大利購入武器。1933年4月回國後,被任為中央銀行總裁。同年10月,宋子文辭去財政部長,由孔祥熙同時兼任行政院副院長及財政部長。之後孔祥熙一路擔任財長一職,直至1944年。
孔上任財長初期,即以改革稅收,加強以財政控制地方和減輕民困;同時改組銀行體系,透過增加資本,將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置於國民政府財政部的控制之下;然後再改革幣制,以法幣取代銀本位,制止白銀外流;此外還整理了政府的債務。此等舉措,使國民政府得以以國家資本控制金融市場,不但為當時的軍事行動提供財源,亦為之後抗戰提供財政基礎。
1936年西安事變時,孔祥熙力主和平解決。抗戰開始以後,孔更曾一度任行政院長。抗戰初期各界對孔的財政政策尚無大怨言;但到了抗戰後期,民間對孔祥熙及其家屬亦官亦商,利用權力進行投機及發展私人資本大感不滿。而美國人亦留意到孔家不正常的斂財手法。1944年,孔被免去財政部長職位。1945年孔再辭去行政院副院長及中央銀行總裁。1947年,以宋靄齡病重為由赴美國定居。1948年辭去最後的中國銀行董事長職。1962年後曾赴台灣暫住。1967年,孔祥熙病逝美國紐約。
孔祥熙自稱祖籍山東曲阜,是孔子第七十五代孫。但有部分人對此說法表示懷疑。孔祥熙有兩兒兩女:長女:孔令儀、長男:孔令侃、次女:孔令偉,次男:孔令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