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资料站》
太极拳的起源及发展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棉圈”、“十三势”、“软手”。清朝乾隆 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 源出《周易。系词》:“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 一之意。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与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许宣平,宋朝张三峰,明 朝张三丰,清朝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虽张三丰和王宗岳各著有《太极拳论》,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俊源出陈式太极拳,而持 陈王廷创拳之说。总的来说,太极拳的来源是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特别是吸取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 络学说,以及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学说,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太极拳的哲学基础,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 。首先表现在太极拳始终处于运动之中,动作衔接紧密,劲断意不断,势断意相连,拳势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同时,太极拳运动也 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在太极拳中存在着刚柔、虚实、动静、快慢、开合、曲伸等诸对既对立统一,又可相互转化的矛盾。
太极拳以“棚、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 本方法。在运动中,要求静心用意,以意识引导动作,动作与呼吸紧密配合,呼吸要平稳,深匀自然,动作要中正安舒,柔和缓慢,身体保持疏松自然,不 偏不倚,动作绵绵不断,轻柔自然,动作弧形,园活不滞,同时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动作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动作之间衔接和顺, 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动作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完整。在推手中,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击虚,借力发力, 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尤其讲究“听劲”,通过身体触觉,来判断对方力量的大小、方向、部位,并及时做出反应,如对方刚力来打, 我则以柔化之,“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随人而动,随机应变。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由著名拳师陈王廷创始于明末清初,所创老架路五套,陈式世代传习、演化,又增新架路二套。经过精心编排,动作速度和强度、身法劲道也有 所不同。第一路动作简单,柔多刚少,以“棚捋挤按”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採挒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柔中寓刚,行气运动,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 发劲为辅。全身内外,动分静和,一动全动,体现柔缠中显柔、缓、稳的特色;第二路(炮捶)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採挒肘靠”为主, 以“棚捋挤按”为辅;以刚发劲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发劲。刚中寓柔,体现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
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还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 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穿。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曲伸人末 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棚、捋、挤、按”等法 则,借力制动,舍己从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杨式太极拳
由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长兴,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其拳路逐渐 删改了陈式老架中原有的纵跳、震足、发劲等动作,由杨健侯修订为中架子,又经杨澄甫一再修订逐渐定为杨式大架子,即现在广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松 自然,轻灵沉着兼而有之。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由松入柔,积柔 成刚,刚柔相济。正如杨澄甫所说:“太极拳是柔中寓刚,棉里藏针的艺术” 。架势有高、中、低之分。
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 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既不同于陈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于杨式大架和小架,学而化之, 自成一派。其动作简洁紧凑,架势虽小而不局促,动作舒缓平稳,出手不超过足尖,收时不紧贴于身,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胸部、腹部的进退 旋转始终保持中正。步法严格,分清虚实,小巧灵活,迈步时足尖先着地,然后再足跟着地徐徐放下全足踏平。弓步前腿膝盖不得超过足尖,后腿不挺直高 拔。拳势讲究起、承、开、合,动作连贯顺遂,用内功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以“神宜内敛”,“先在心,后在身”,“以心行气,以气 运身,意动身随,意动气随,意到气到,意到力到,意力不分”,达到意、气、形三者合一。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循规蹈矩,松静自然,独 具静态之妙。拳架虽然小巧,但具有大架功底,又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 舒展,不显拘束。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
孙式太极拳
河北完县人孙禄堂,自幼酷爱武术,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之师郭 云深,又从师程廷华学八卦掌。经多年研练,功夫深厚。后有从师郝为真学太 极拳,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动作舒展园活,敏捷 自然,练时双足虚实分明,全趟练起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每转身时以“开”、 “合”相接,所以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太极拳的种类
太极拳发展至今主要有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还创编有二十四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四十二式太极拳和三十二式、四十二式太极剑等。现将五派太极拳按起源先后简介如下:
一、陈氏太极拳:
主要为河南陈家沟陈长兴传授的,其中以陈发科最为有名。其特点是刚柔相济,快慢相兼,有新架、老架、大架、小架之分。
二.杨氏太极拳:
杨露禅学拳于杨长兴,后去北京授拳,并传其子杨健候,杨健候传杨澄甫,后经杨澄甫广为推广。其特点是匀缓柔和,舒展大方。
三.武氏太极拳:
武禹囊先学于杨露禅,先学于河南赵堡陈青萍,并由其兄武澄清在河南舞阳盐店得王宗岳《太极拳谱》,武禹囊深研加以改进而成,其特点是动作灵活,步法轻捷。
四.孙氏太极拳:
刨子孙禄堂,其拳得自郝为真,加以改进而成。其特点是开合鼓荡,小巧紧凑,步活身灵。
五.吴氏太极拳:
吴鉴泉学于其父吴全佑(系杨露禅之徒),后自成体系。其特点是柔合紧凑,大小适中。
另外太极拳按架式的大小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大架式:
陈氏、杨氏、八十八式、二十四式、四十二式通常多采用大架式。大架式的特点是拳式舒展大方,轻灵沉稳兼而有之。
二.中架式:
以吴氏太极拳为代表,其拳架大小适中,长于柔化。
三.小架式:
以孙氏太极拳为代表,架式小巧紧凑,步活身灵。(摘自《传统保健体育学》 编著:邬建卫)
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的流派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舒展大方,刚柔相济
太极拳都是从松静开始,架式比较平稳,动作舒展大方,不僵不拘,充分体现了一个“慢”字,慢生柔,柔中刚,刚柔相济。由于太极拳有这个特点,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都可以从事锻炼,尤其是对体弱和患有某些慢性病的人,更是一种较好的体疗手段。
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
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度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看不出明显停顿的地方。整套练习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连贯,好象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并且要求上肢动作处处带有弧形,避免直来直去,保持各关节的自然弯曲状态。实践证明,通过圆形活动进行锻炼,有利于动作的圆活自然,同时也体现出柔的特点。
三.内外兼练,协调完整
在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姿势,都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以意识引导动作,即意动身随,手到劲发,身体各部分之间协调配合,同时毫不勉强地随着速度的快慢和动作幅度的大小,按照起吸落呼,开吸合呼的要求,使呼吸与动作自然配合,从而使全身既协调又完整,身体各部分得到均匀的发展。
现代太极拳广传普及阶段
现代太极拳的广传普及始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以一九二八年杨澄甫;吴鉴泉两位宗师的南下上海教拳为标志。期间包含了五大内容:
一是太极拳社会架的泛传。传统的太极拳师迫于生计与功利,传拳牟利。赵堡架;陈氏架;杨氏架;武氏架;吴氏架等传人,随和于市俗的需要,为了方便多教;快教;容易教;容易学,所以,跳跃;下势;发劲;内操的复杂过程省略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架;缓慢与故作轻松的外在拳皮,脉传宗风越来越少。
二是国家统一定型架的推广。国家体委召集田兆麟;徐致一;顾留馨等太极拳家,先后于一九五六年;一九五七年整理出杨氏大架套路二十四式和八十八式,其中二十四式又称简化太极拳,一九六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司编定《太极拳运动》一书公开发行,该书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以现代的理论取代古代的理论,说“太极拳是我国民族形式体育项目之一,很早以前民间有所流传”。“是一种很有兴趣的运动”。仅从现象上讲练太极拳的好处。太极之理与王宗岳解的太极拳论通篇不提,实际上《太极拳运动》一书的指导思想还是追求人人看的懂;人人都能练的全方位的初级目的。
一九七六年国家体委又编定出版《四十八式太极拳》,是对前两者的运动强度的调整,虽个别动作有所调整,但要领仍是取法于杨式大架。
三是《太极拳竞赛套路》的编定。它是一九八九年,由中国体委武术研究院审定的太极拳比赛套路,全套四十二个动作,分四段,它是为了适应规范化比赛的需要编定的。该套路吸收了太极拳各氏拳架的动作,所以又被俗称谓综合式太极拳。
四是《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出台。它是一九八九年,中国武术院针对国际性交流与各式太极拳的比赛规范需要而编定的,主要是杨式;陈式;吴式;孙式的比赛套路,这种比赛套路的诞生与出版,对太极拳各家的拳架的规范与竞赛活动的开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太极拳比赛活动的频繁。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会议经济;节日经济,越发时髦。经济搭台,太极拳唱戏,各类比赛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奖牌满天飞。各种不实之称号,数不胜数,太极王子;太极公主;太极皇帝;太极皇后;太极大师等等应需而生。舞蹈体操演员也能稍加练习,便能取得奖牌,五到六分钟的比赛究竟能表现出多少内操?顶牛式的推手比赛让摔跤;举重运动员所喜欢,这一切与传统的操守与追求相去十万八千里,令终生以太极拳为道者摇头兴叹,太极拳完全变为商业化了。
太极拳是大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大至微,其理包含天地宇宙,其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太极拳真可称得上是“太难拳”,纵然名门正传,苦心修炼,能否得见天真,真道入心,均是不定之数,更何况以所谓健身为目的的普及与简化。太极拳是中华武学之研究生课程;博士生课程,普及仅仅是美好的理想与愿望,现实上永难实现。简化也只能是少取几势之意,其理断不能简化。若其理简化则太极拳不能称谓太极拳。太极拳不是老年拳和长寿拳,确切地说是“思想拳”。太极拳就是太极拳,其理为一贯。
“综合式的太极拳”再通俗地说,就是大杂烩的东西,大杂烩的东西是说不清是个什么味道的,人的内在气血经脉之运行是否也可以有“综合;简化”一说?
现代的太极拳正是由于建立在要简化;要速成;要赚钱;要成名;要年轻;要长命百岁的功利框架下,所以导致今天人人都练太极拳,但少有人练好的所谓繁荣的局面。
一九七八年,邓小平同志为日本友人题词:“太极拳好”振奋了国人。打太极拳也成了国人的时尚,经久不衰。太极拳这一中华国粹同其他国宝一样,也遭受着出口转内销的命运。经过二十几年的宣传与发展,太极拳这一运动形式确实有了较为广泛的宣传,它同京剧一样,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被称为国粹与国宝。外国人知道中国的太极拳好,来中国寻根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出国授艺的太极拳师也同样多起来。但是由于长达二十几年的“左”的错误思想的侵蚀,太极拳的传承出现的断代;断层现象十分严重。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一些颇有成就的太极拳家:杨禹廷;郑悟清;吴图南等相继过世,而晚一代中兴的六七十岁老拳师,由于受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和历史原因的影响等,始终为温饱问题操心,练拳纵然刻苦,也是难臻天境。目前,王培生等八旬以上的太极拳家又几乎成了国宝,呜呼!中国的传统太极拳文化有待中兴;中国的传统太极拳几成绝响。曾有日本人断言:十几年后中国人学太极拳须到日本国。这决非妄言大话。因为近十年来一大批稍有成绩的太极拳师,在利益的驱动下,正在努力地向国外发展。
太极拳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灿烂文化的精髓。太极拳的功用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着变化。所以中国未来太极拳文化的走向是,着眼于“和平与发展”;“和平共处”“顺乎自然”和“贵生”;“全生”等太极思想与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着眼于太极之理在工农兵学商中的研究与升华。让太极拳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同祖国“四大发明”一样大放光芒于全球,太极之光——中华之光——中华民族之光,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历史跨入了新世纪,我们更应以太极拳千变万化之理指导我们的日常思维,突出新追求,新思想,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在提倡新形式;新方法;新观念的同时,不能忘了老祖宗,好传统;不能忘了太极拳的根本道理。因为太极拳的生命之根在于中华民族六千多年的道家文化,在于历久弥新的中华两部经典著作:《易经》和《道德经》。做为中国人应该认识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珍贵,应该肩负起谦虚学习;刻苦继承;研究发展;光大弘扬的使命。
为什麽叫太極拳?
太極生於無極,無極的含義,既空空洞洞、混混沌沌。古人根據無極生太極的道理,形諸於圖。無極就是一個圓圈,太極就是圓圈中有兩個黑白魚,黑白魚代表著陰陽。白魚中有一個黑點,黑魚中有一個白點,是說明陰極生陽,陽極生陰的道理。太極圖中的陰陽旋轉,互相調劑以生萬物。“太極”二字非常深奧,不是三兩句能完全解釋清楚的。周易繁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簡單地說兩儀四象八卦,皆由太極而生,太極是一切原動力,宇宙間一切切都是由太極的動而動,人身也像宇宙一樣,人身也是一太極,以人身形體而論,兩腰爲兩儀,兩手兩足爲四象,兩手兩足各有兩節爲八卦。宇宙原動力在太極。人身原動力也在太極。這個太極就在兩腰,太極拳論講“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人身的太極在腹部,也就是丹田位置,丹田位於人體中心,此處一動,周身皆動,丹田(即爲氣海穴)又是練習真氣,原氣,宗氣的重要位置,通過外形的一動一靜,一開一和,再結合內部的蓄氣、養氣、運氣、發氣,和在運動中的剛柔、快慢、虛實的變化,以及對立統一的太極陰陽之理,就這樣産生了太極拳
太极拳主要流派
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主要流派之一由著名拳师陈王廷创始于明末清初,所创老架路五套,陈式世代传习、演化,又增新架路二套。经过精心编排,动作速度和强度、身法劲道也有所不同。第一路动作简单,柔多刚少,以“棚捋挤按”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 “采列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柔中寓刚,行气运动,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劲为辅。全身内外,动分静和,一动全动,体现柔缠中显柔、缓、稳的特色; 第二路(炮捶)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采列肘靠”为主,以“棚捋挤按”为辅;以刚发劲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发劲。刚中寓柔,体现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还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穿。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曲伸人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棚、捋、挤、按”等法则,借力制动,舍己从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之一。创自河北省永年县人杨福魁。杨福魁,字露禅。道光年间拜陈长兴为师,学习陈式太极拳,成为陈氏拳械的第一个外姓弟子。杨得传后,于1850年左右至北京传授太极拳。他为了适应清朝"玉体不动"的显贵达官和体弱年迈者的保健需要,扩大传习范围,删改陈式老架拳中的发劲、跳跃和难度较大的动作,编创成杨式太极拳架。后又经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1883----1936)等人修润,定型为现在的杨式太极拳套路。杨式太极拳动作姿势舒展简洁,动作松柔,缓慢匀速。杨澄甫将杨式太极拳的练法总结为十要,即: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
吴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之一。创自河北省大兴县吴鉴泉(1870--1942)。其父全佑(1834--1902),满族人。初从杨露禅习杨式大架拳,复拜其次子杨班侯为师学杨式小架拳,以善柔化著称。鉴泉自幼从汉,改姓吴,又名爱绅。他秉承家学,擅长小架太极拳。1921年,吴鉴泉受聘于北京体育研究社任教时,去掉小架太极拳中的发劲、跳跃和重复动作,突出轻柔、缓慢、圆活、连绵的运动特点,创编成吴式太极拳。此拳的基本技法包括:悬顶弛项、含胸拔背、转腕旋膀、展指凸掌、弓腰、收臀、屈膝坐腿。要求做弓步时,两脚尖均朝前,头顶与后脚跟形成一条斜线。做马步时,要求左桩右柱或右柱左桩,即重心偏向进攻方向一侧。在转身变向时,不论转45度、90度、180度,都采取全脚碾转的方法
孙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之一,创自河北省完县人孙禄堂(1862--1932),孙禄堂于民国初年从郝为真学得到武式太极拳后,以武式太极拳为基础,吸取形意拳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特点,八卦掌拧旋敏捷的身法特点,并融入这两门拳术的一些手法,融会贯通,创编成孙式太极拳。此拳动作小巧轻灵,架高步活,柔缓圆活,运动方向变化较多。由于此拳以两脚进退相随为步法特点,又称"活步太极"。由于此拳以开手和合手(开合手)为动作转换衔接的基本方法,还称为"开合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之一。创于河北省永年县人武禹襄(1812--1880)。武禹襄自幼习武好文,约1850年从杨露禅学得陈式老架太极拳,1852年途径河南怀庆府赵堡镇,从陈青萍学陈式新架太极拳,此后,钻研拳理,揣摩拳架,多有发悟,创编成武式太极拳。此拳姿势紧凑,强调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肩,动作柔缓,步法小巧灵活,注重虚实变换和内气潜转。武式太极拳的身法主要有含胸拔背、裹裆、护盹、提顶、吊裆、沉肘、尾闾中正。运动时注重动作的起(开始动作)、承(上一动作环节与下一动作环节)、开、合,讲究"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需有转换"。
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赵堡太极拳有拳架七十二式,式式皆为立式画圆,走立式化圆,是本拳种的核心与特征,整个拳架是从先转大圈后小圈,犹如春蚕抽丝连绵不断,里有顺圈逆圈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圆,以肘化圆,以胸腹化圆,以膀化圆和以胯化圆。丹田转动,此乃一圆化太极。赵堡太极拳架轻灵圆活,动作舒展大方,演练时,步活圈圆,环环相扣,无明显发力动作,套路贯穿,有柔有刚,在掌握套路后,即逐步化圆为圈、由简到繁,提高技巧,难度,在演练过程中,练至数趟,一经启动,旁人观之、见走圆画圈,却找不到头与尾,犹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赵堡太极,在走技方面擅长拿、跌、掷、打、靠诸艺,又有各种擒拿与反擒拿动作,融于套路中,使其技击特点甚为突出,在推拿方面,以二人立步推手,绷、履、挤、按、之动作,活步推手,以练采、列、肘、靠、之法。
杨式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杨式太极拳是由杨露禅创始,后经祖孙三代人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从杨露禅学成教拳,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杨露禅,名福魁,又名福同,字露禅,“禅”亦作“蝉”,别号禄缠。河北省永年县人。幼时家贫,约10岁到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德瑚家为僮,著名武师陈长兴每晚至陈德瑚家前厅教授族中弟子,杨露禅殷勤伺候,窥习拳艺,功力大进。一次,陈家师兄弟多人与之较量,皆败于他的手下。长兴喜其敏慧,正式收其为徒,尽传己术。数年后,以能避而制强硬之力见长,“柔中寓刚,绵里藏针”,故有“沾绵拳”、“软拳”、“化拳”之誉。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返回永年,以教拳为生。房东武禹襄兄弟三人折节求教。后经人举荐到北京教拳,清代王公、贝勒从学者颇多,后任旗营武术教师。因为武功高强,故有“杨无敌”之称。所传拳术有“凌得起筋,万全其骨,全得其皮”以及“风格匀缓、柔和、舒展大方”,精髓为“松”与“沉”。所谓“松”,指全身放松,让“气”流通无阻;“沉”,是下沉,意念集中在腹部。经过祖孙三代人努力,在陈长兴所传太极拳基础上,经过删减、增补,演化为现在流传的杨式太极拳。
杨钰,字班侯,绰号二先生。从小就随父杨露禅习太极拳,功力过人。后跟武禹襄习太极拳,又得王宗岳《太极拳论》,艺更精进。19岁只身来北京设馆教拳,因不为时人所识,一度被冷漠。后来其父杨露禅来北京亲临指导,杨式太极拳始传于北京,渐及全国。
杨鉴,字健侯,号鉴湖。杨式太极拳重要传人之一,河北永年人。自幼从父杨露禅习太极拳,其父对他要求严格,终日苦练,后来技艺大进,终成大器。他的剑术刚柔并济,对刀、枪等器械都很精通,且善使弹,有“弹无虚发”之誉。由于性格温和内向,从学者甚多。为适应部分练习者的需求,将杨露禅所传的老架,处改为中架。在太极拳发展和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
杨兆熊,字少侯,自幼随班侯、健侯学拳,其艺得班侯者居多。早年传健侯修订的中架子,晚年开始变化拳路,架高动作紧小而快慢相间,发劲刚脆,豁然有声。其特点为:以柔克刚,应用粘随抖接,出奇制胜。与杨澄甫齐名。
杨兆清,字澄甫,人称“三先生”。幼承家学,勤奋钻研,寒暑苦练,功夫日深。由于当时随着火器的出现,太极拳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功能比在技击方面的作用更为人们所重视。杨澄甫将太极拳在其父健侯修订的中架的基础上,再行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太极拳大架,成为现在的杨式太极拳。其拳架特点是:架势舒展简洁,动作松柔,立身中正,行功轻灵洒脱。架势有高、中、低之分,适合各种人练习。修改后的套路更有利于推广传播,受到社会普遍欢迎,有力的促进了杨式太极拳普及,杨澄甫也因此誉为杨式太极拳承前启后的大家。为了使太极拳术发扬光大,杨澄甫写了《太极拳术》及《太极拳体用全书》,备述太极拳精华,为后学者留下了宝贵的武学经典。
杨振铭,字守中,自幼随其父杨澄甫学拳,经过严格训练,得其真传,操拳终生,是杨式太极拳第四代杰出人物之一。19岁后在南方教太极拳,后随父到上海、广州等地授拳。后来移居香港,在海外弟子众多,为杨式太极拳推广作出了贡献。
杨振铎,杨式太极拳家,河北永年人,杨澄甫之子。自幼随父习太极拳、刀、剑等拳械。多年来致力于杨式太极拳的普及推广工作。曾多次在山西、北京教授拳技,并应邀参加各种国际性太极拳交流会上的示范表演。常赴海外讲授杨式太极拳理法,为当代具有广泛影响的杨式太极拳传人。著有《杨式太极拳、剑、刀》英文版《太极拳》。
※杨式的分支还有府内派和夏式,而在台湾也发展出郑子和黄式。
纯柔无刚的太极拳不能技击?
所谓纯柔无刚的太极拳,是指练习时从头到尾始终以柔和缓慢为主,几乎没有任何明显发劲的太极拳。对于只求健身者来说,自是少有人去深入探讨太极拳的精深内涵及来龙去脉,大家一般只求活动一下身子骨就满足了。但令人费解的是,在这个健身队伍中,却逐渐出现了一些自称曾得太极拳真传的“大师”“传人”,他们著书立说,不遗余力地“弘扬”太极拳,并将“技击”一再贬为太极拳的“末技”。“末技”二字乃是前辈高手技击功夫出神入化之后所说的一句话,意在告诫人们,太极拳除技击外还有很多更为高深的内涵,技击不是太极拳的全部。可惜前人拳论中的“末技”二字,却被今日之诸多“太极拳家”拿来作了“护身符”,这样下去,作为国之瑰宝的太极拳,将会失去更多的真东西。
习杨式太极拳者,普遍认为杨家正宗的太极拳就是杨澄甫先生所传的85式大架太极拳,该拳既能健身,又可防身,但仅凭这趟架子,就真的能够练出太极真功吗?当年杨禄蝉父子弛誉武林,在京城有“杨无敌”之称,难道就仅凭这一趟拳架吗?非也!据田兆麟先生之子田颖嘉披露,杨式太极原仅小架子一种,走架稍高,开合较小,动作时缓时疾,步法轻灵,劲主刚捷而不失柔绵,圈隐于内,似有似无,且拳中掺入发劲,哼哈有声,纯然为精气神合一之体现。因其难度大而从学者鲜,故杨健侯先生将小架中内动之圈放大放缓,动作展现到位,外显柔缓,内蕴刚捷,以引发学者盘圈之运行,逐渐进入具备学练小架子之条件,并配合调息走劲,以提高学者内功修为。但由于传授仍受门规所限,且学练盘圈亦非易事,更不堪领受太极内劲滋味,故从学者仍不多。直到后来杨澄甫先生为便于练习,省去中架之走化盘圈,动作柔缓,少有变化,开合大而走架高,且广为传授,从学者众矣,迅即为之流传推广,人称之为大架子,称前两种为小架子、中架子。由此可知,杨家原传的太极拳是刚柔并济、哼哈发劲、劲主刚捷的,绝非澄甫先生定型的纯柔无刚的外形架子,那只是为了对外传授方便而已。
另据报道,河北永年有杨班侯拳架流传,除入门的中架子和以炼气为主的小架子比较柔和缓慢外,其余拳架几乎皆有明显的发劲动作,快架子甚至在每势定势时要表现出爆发劲,炮捶架更是刚猛异常。在杨式太极拳的发展过程中有“禄蝉创天下,班侯打天下”之说,以高绝的太极功夫威震武林的杨班侯先生,性情刚烈,一生擅斗,从他传下来的拳学体系中,很多保留了有利于技击实战的成份。而这些技击成份中,却始终离不了“刚发”的训练。
现在社会上流传最广,我们见得最多的太极拳中,除陈式太极拳仍保持哼哈发劲的特色外,其余的太极则几乎都是以柔为主的。但据本人所知,真传的吴式太极拳也有以刚发为主的吴式快架。就连温文尔雅、书卷气十足的武式太极拳,也有为技击服务的“武式低架”。而孙式太极拳的门人就多兼习形意拳和八卦拳。其实,纯柔无刚的太极拳架,只是太极拳的入门架子,通过盘练松柔架,可化去人身固有僵劲,为太极拳松活弹抖的独特发劲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它决不是太极功夫的全部。至于有人说他只练柔架便能技击,那是不现实的。可以肯定地说,只练纯柔无刚、一柔到底的太极拳,是绝对不能技击的!
我认为,想获得真正的太极技击功夫,必须要通过“刚柔并济”的艰苦训练,只一味求柔是一辈子也出不了功夫的。
关于太极拳的“打人不露形”
许多有关记载中都提到,太极拳有‘打人不露形”之技击功能。这些究竟是夸张还是真实的现象呢这里,我们应当清楚两点。第一,古人所记太极拳“打人不露形”、“犯者应手即仆”,是指太极拳的上乘功夫。没有具备上乘功夫时是不可能达到这种技击功能的,第二,古人的记载不是信口开河,而是以公认的事实作为记载根据的,如在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中,已<将太极拳这种在技击上的玄妙不测现象记载得很清楚,说明当时已被世人所知见。其实这种技击之妙,也早已反映在张三丰及其门徒王宗岳的拳经中。如王宗岳《十三势行功心解》有云:“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赵堡太极拳谱诀中所谓太极拳《九要论》有云:“出手而则如闪电”、“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莫之能御也,若火机之内攻,发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烦疑议”、“心如火药拳如子,灵机一动鸟难飞,身似弓弦手似箭,弦响鸟落显神奇;起手如闪电,闪电不及合眸;打人如迅雷,迅雷不及掩耳”。在近代历史上,以武当太极北派而言,陈清平、杨露禅、武禹襄、和兆元、王兰亭、李亦畲、和庆玺、任长春等,在技击上,无不具有“打人不露形”、“犯者应手即仆”的功夫。当代,具有上乘技击功夫的武当内家拳家仍不少见,现举一例,以见一斑。郑悟清先生早年名梧卿字凤臣,河南温县赵堡镇人,为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郑先生生于郑先生而立之年因患难治之症受和庆玺先师指点而从学太极拳。由于他天资聪慧,勤学好问,且能持之以恒刻苦练功,所以,未久疾患全消,拳艺也渐入堂奥,抗战前夕,其拳艺已在晋豫交界的商旅线上闻名。抗战爆发,郑先生避难西安,遂被荐于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担任武术教官,并同于陕西省政府教授武术,又当选为西安市国术馆委员。解放后仍居西安,任西安市体委委员,并继续从事群众性太极拳普及教育活动。郑先生授拳40余年,不但桃李满园,且自身拳艺渐臻化境,屡折强梁,未逢对手。与郑伯英被并称为威名远震的“西北二郑”。关于他高超的拳技,凡亲眼目睹过的人无不为之折服赞叹,甚至认为玄妙得不可思议。此就笔者采访所闻略举一二。50年代中,有一原开封镖局的镖师游历到了西安。此人少林武功超群,身材虎悍熊壮,自言年五十有三,走遍全国数百城乡未见有一人能匹敌者。时郑先生有几位高足以为他夸口过分,心中不服,相继引见数十位武林高手与他较技,确实无一人能胜又以本门强手与之切磋,还是败下阵来。因心中赌气,无奈求师父出面相试。郑师被弟子们“逼上梁山”,应约定于次日过手。弟子们担心师父出现万一,于是提前还准备了应急药品和担架。次日,镖师按时应约前来,见郑先生温文绵善,不像精武之人,乃有不屑之意。切磋时先发快击,欲于首战中而取全胜。岂料郑先生微笑不动,镖师招未触身却急缩手。看时,腕部已红肿。镖师心中有惊,但未服气,又伏身进招,却被郑先生轻轻挟起放于院中石上。待镖师恼羞不已再进招时,却忽如触电一般,双膝一软跪在郑先生面前。镖师这才连连磕头拜道遇见了老师。郑先生晚年回归故里轶事亦多。据赵堡村人言,老人有次于村中走动,有后生见老人欲步水沟,急从后面赶去搀扶,谁知刚触老人胳膊,竟被弹出老远。又一次,有后生见老人身后衣服上有一点灰尘,就去为老人拍灰。谁知一巴掌拍下,老人手一挥,后生竟从老人头上飞了过去,数尺外才落地。往往出现这样的事,就连老人自己说,打了别人后自己还一点不知道。因为这样事出的多了,后来村里晚辈晓得,要想搀扶老人或是想亲热去拉老人的手,必须事先给老人打招呼,不然必定要挨打。然而,无论谁,凡被郑老先生打出去,无论怎样摔倒,不会感到难受。郑先生生类似上面的事情举不胜举。这些均以无可雄辩的事实说明,太极拳“打人不露形”“犯者应手即仆”的技击功能是客观事实,而不是夸张。但这种功夫却是要在得其精奥的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苦久练习方可望达到,决不是随随便便就可具有此功夫的。
老子哲学与太极拳技击~~~夏涛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熔铸了中华民族古朴而璨烂的文化,使习练者不仅从中得到健身、修身、养性的无穷乐趣,更感受到其中奥妙无穷的哲学魅力。本文试从太极拳的技击特点入手,来探讨太极拳与老子哲学思想的关系。
以柔克刚
太极拳作为武术,与其他拳术相比,有着独特的技击特色。其主要的特色是:以柔克刚。
以柔克刚包含了以静制动和以弱胜强的特点。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说:“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以柔克刚正是《道德经》所强调的一点。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道德经》76章)。一般地说,柔弱的东西代表新生,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代表盛大,失去生机。柔弱的东西含蓄,具有韧性;刚强的东西显露,具有脆性。柔弱的东西持久;刚强的东西短暂。“抽刀断水水更流”、“滴水穿石”等等都说明了“柔胜刚”的道理。
太极拳的技击和盘架子一样,具有松、柔、圆、缓、匀的特色。中正安舒,轻松柔和的动作能使内气无微不至地运行,同时能使神意主导吞化和发放。太极拳以柔为主的技击艺术与其他的技击艺术相比,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武术名家吴图南曾概述为:“太极拳不同于其他拳术,从外形上约略有以下四点;第一,太极拳不使拙力,重意不重力,不跳跳蹦蹦,始终是体气平和的;第二,太极拳以静制动,练拳时一直保持身心松静的状态,应变时也是保持以静制动的状态;第三,太极拳以柔克刚,也就是柔柔韧韧地不用力,就能战胜力气很大的对方;第四,太极拳能以弱胜强,在年岁体质相差很悬殊的状况下,弱者可以战胜强者。”这正好说明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哲理所具备的科学性和生命力。
引进落空
何谓“引进落空”?
就是引动交手对方的重心,使其失去平衡,为我的取胜创造条件。
其技艺以“柔弱”为前提。“柔弱”者能麻痹彼方,促使彼方造成错觉,率先行动,过早地暴露重心和弱点。这样,主动者就给被动者创造了击败自己的条件。“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道德经》69章)。“为客”不是为客而客。“退尺”不是为退而退。“客”和“退”只是一种现象和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让彼方造成过失,让己方取得“我顺人背”的优势。可见,老子所说的“客”与“退”,其本质是为了掌握主动权。太极拳以“柔”为主的指导思想与老子的论兵思想同出一辙。
“引进落空”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灵敏的“听觉”。为了取得主动权,彼方总是不间断地调整自己的重心和劲点,因此我方必须先于彼方掌握变化的动态。倘若稍有疏忽,就将陷于盲目,从而失去“引进落空”的机会。老子说:“见小日明。”“见小”就是要谨小慎微,防微杜渐,十分细致地了解对方变化的机兆。“明”即清楚,要心中有数。灵敏的“听觉”,需要进入“见小日明”的高层次。 “引进落空”的条件之二是“静”和“蓄”。“牝常以静胜牡”(《道德经》61章),雌柔常以静定而胜雄强。“引进落空”中的“柔”与“灵;,如果失去“静定”,其功夫就象建筑在沙漠上的楼房,彼若以重兵压城,己方就必然烦躁,内气上浮,手脚散乱,最后导致行动的莽撞。“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李亦畲:《五字诀》)。心愈静,分辨彼方的虚实愈细致,掌握彼方的动向愈精确,这一层功夫是无止境的。“静定”的功夫需要有很高的武德修养和深厚的太极拳功底。“静定”者含蓄,含蓄能吞化彼劲,以达到“引进落空”的目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赂,为天下赂,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道德经》28章)。了解雄强,却安于雌柔,作为天下的溪涧处下而含垢,包容大度,吞化一切,太极之道得矣!这一切始终贯串着老子的以柔弱为起点的哲学思想,“弱者道之用”(《道德经》40章)。
舍己从人
“引进落空”只是具备战胜对方的条件,要最后战胜对手,还须把功夫上升到“舍己从人”的高度。
“舍己从人”同样建立在“柔弱”的基础之上。它是在表面的被动中操持主动,调动对手,最后战胜对手的’一门功夫。
“舍己从人”有两层意思:其一是“从人”,“以奇用兵”(《道德经》57章);其二是“舍己”,能“载营魄抱一”(《道德经》10章)。“从人”指战术,“舍己”讲实质。
“从人”的中心思想是根据“侦察”到的情况,作出分析判断.然后运用各种手段,迷惑对方,调动对方,最后为我所制。
交手双方。假如对方内劲浑厚,力量很大,接手就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我方首先要避其锋芒。待对方旧力已去新力未至之际,我方立即抓住时机进行渗透,争取主动。若对方攻势过急,重心暴露,失去千衡,我就立即利用对方的惯性进行突如其来的打击。
如果对力内劲欠足而听觉灵敏。又:老是与我迂回,那么,我方可以稳住丹田之气而步步逼进,就象压路机隆隆而进—样,逼其劲点暴露,为我所制。
总之,双方交手,扬长避短,声东击西,灵活机动,出奇致胜。“兵者,诡道也”(《孙子》1章)。
“舍己”的功夫具有忘我无私的品格,它不但是技击功夫,也是修德功夫,使太极拳从“拳”上升到“道”。“为道日损”(《道德经》48章),真正进入“舍己”的境界,则需要约繁至简,在众多的规律中抽象出最基本。最简单的规律—应物自然。“舍己”要求得机得势。身心合一,练气归神,气势腾挪。虽动犹静,虽静犹动,浑沌不分,最后进入忘我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时,与人交手,全身透空,在身“不知手之舞之,是之蹈之”,在心“有心运到无心处”。自身的小宇宙与天地的大宇宙熔和,太极拳的技击进入厂“无有入无间”的妙境。
“舍己从人”是太极拳用于技击的精华。它是“四两拨千斤”的终点,又是起点。因此,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告诫道:“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太极拳的“舍己从人”不但使太极拳在技击方面进入—卜层境界,而且使太极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方面和精神陶冶方面都享受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无穷乐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