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英文来说,ascii码 0-127就足以代码所有字符,对于中文而言,则必须使用两个字节(byte)来代表一个字符,具第一个字节必须大于127(所以我们有许程序判断中文都是以ascii码大于127作为条件)。以上用两个字节来表示一个中文的方式,在习惯上称为双字节(即DBCS: Double-Byte Character Set),而相对之下,英文的字符码就称为单字节SBCS(Single-Byte Character Set)。
虽然双字节(DBCS)足以解决中英文字符混合使用情况,但对于不同字符系统而言,必须经过字符码转换,非常麻烦。例如:中英文混合情况,日文,韩文等等。为解决这个问题,国际标准组织于1984年4月成立ISO/IEC JTC1/SC2/WG2工作组。针对各国文字、符号进行统一性编码。1991年美国跨国公司成立Unicode Consortium。并于1991年10月与WG2达成协议。采用同一编码字集。目前Unicode是采用16位编码体系。其字符集内容与ISO10646的BMP(Basic Multilingual Plane)相同。Unicode于1992年6月通过DIS(Draf International Standard)。目前版本V2.0于1996公布。内容包含符号6811个。汉字20902个。韩文拼音11172个。造字区6400个。保留20249个。共计65534个。
多年来。计算机普遍采用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简称ASCII码)来表示字符。这些字符可以是字母。数字。标点符号和控制符。用这种编码来表示英文在内的字符不成问题的。但要表示其它语言文字如。阿拉伯文。中文。日文。维文。哈文…必须进行扩充。在1987年。Xerox Palo Alto研究中心的Joe Becker和Lee Collins。以及Apple公司的Mark Davis试图研究一种适用于多文种处理的字符编码。这种编码很快就得到了许多大公司的支持。这些公司都派代表参加Unicode研究组。Unicode的研究得到了较快的进展。由于Unicode集团的成员都是世界上的主要系统及软件制造商。所以Unicode很快就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