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ephone 发表于 25-1-2008 22:38:40

[戰國後期]宋玉

戰國後期楚國辭賦作家,約生於周赧王二十五年,卒於楚亡之年。因曾任蘭臺令,故亦稱為蘭臺公子。善辭賦,作九辯、招魂。與屈原並稱為屈宋。

關於宋玉的生平,據《史籍‧屈原賈生列傳》載:〝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記述極為簡略。
王逸在《楚辭章句》中則說他是屈原的弟子。
《襄耆舊傳》又說:〝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
總之,關於宋玉的生平,眾說紛紜,至難分曉。

宋玉的作品,最早據《漢書‧藝文志》載,有16篇。

現今相傳為他所作的,《九辯》、《招魂》兩篇,見於王逸《楚辭章句》;《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對楚王問》 5篇,
見於蕭統《文選》→(昭明文選);《笛賦》、《大言賦》、《小言賦》、《諷賦》、《釣賦》、《舞賦》 6篇,見於章樵《古文苑》;《高唐對》、《郢中對》 2篇,見於明代劉節《廣文選》。

但這些作品,真偽相染,可信而無異議的只有《九辯》一篇。
《招魂》頗多爭議,一般認為是屈原所作。其他如《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風賦》等篇,也有人認為不是宋玉所作,不過它們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還是相當重要的。


歷史上有關宋玉生平的記載很少,但他作為屈原藝術的直接繼承者,對中國後世文學的影響巨大。
宋玉留下十多篇作品。有名的象《高唐賦》和《神女賦》等。
在這些文章裏,作者以豐富的想像和鋪陳的手法描繪女性的神情和體貌,影響了中國後世文學的此類作品。
比如著名作家曹植的《洛神賦》、謝靈運的《江妃賦》、司馬相如的《美人賦》等,都塑造了一個玉潔冰清、志向高潔的女性象,實際上往往寄託著作者本人的政治理想或人生理想。

當然,這種影響的消極方面也有,就是在此後的南朝產生的宮體詩和艷情詩,把文學中美好的女性形象描寫引入了歧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戰國後期]宋玉